观其舞知其德:【观其舞知其德】指出观看其舞蹈即可了解其德行。
《乐记·乐施篇》:“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
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而知其行也。
”级,间隔。
谥(sht) , 古代贵族死后表示褒贬的秘:号。
可见我国古代有严格的乐制,身份、德行不同的人,其乐舞的形式、规模有所不同。
《论语·八份》,“孔子调季氏,‘八份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古代乐舞的行列:每行八人,为之一份。
周礼规定:天子八份,诸侯六愉,大夫四份。
因而孔子“不可忍”的,是季氏“八舞于庭”所表现的德行,即其对周礼的僧越。
“观其舞知其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舞蹈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即一定的舞蹈形式总是反映一定的舞蹈内容的,人们可以通过其形式而感知其内容。
后人对这一舞蹈美学思想有所继承和发展。
汉代傅毅在他的《舞赋》中说:“歌以咏离,舞以尽意。
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
”在这里,他不仅承认舞蹈的形式是内容的反映,而且强调了舞蹈比其它艺术形式更能反映本质内容。
为您推荐
说书:【说书】又称“说话”,用口语来叙述放高节和描摹人物的一种艺术,能愉阅听众,给人以美的享受。
明张岱《淘梦忆·柳敬亭说书》云、南京子“善说书,一己说书一回。
.余兵说‘景阳岗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专大异。
其描写刻..
乐听其童,则知其俗:【乐听其童,则知其俗】指听到了音乐,便可知道那儿风俗的盛衰。
《淮南子·主术训》,“乐听其音,便知其俗;见其俗,则知其化。
孔子学鼓琴于师裹,而谕文王之声:见微以知明矣,延陵季子听乐,而知殷夏之风:论近以识远..
杂旋:【杂旋】又称“旋盘”、“槐珠伎”、“弄盆子”等,古代杂技节目之一。
演者取多种圆形器物,放在竿上旋转加飞而能不坠落地下。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七《散乐百戏》:“鼓架部非特有苏中郎之戏,至于代面、钵..
陶真:【陶真】又叫“淘真”,地方说唱艺术的一种形式,以演唱小说平话为主,跟小说一道兴起于宋代汴京(即今开封),“小说起宋仁宗。
盖时太平盛久,压家闲殿,日欲进一奇怪之事以之;故小说得胜头回之后,即云‘话说赵宋某年’。
阊阁..
戏曲:【戏曲】中国传统戏剧的一个独特称谓。
历史上首先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元代陶宗仪。
陶氏《南村辍耕录》:“唐有传奇。
宋有戏曲、唱译、词说。
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
”但他所说的戏曲是专指元杂剧产生以前的..
传奇:【传奇】传奇之名,起于唐代。
但不同历史时期,它又有不同的含义。
①指唐代文官短篇小说,由唐代作家裴的小说集《传奇》而得名。
宋陈师道《后山诗话》,“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
尹师鲁读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