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老于】一说老聃,又说姓李,名耳,先秦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奠基者。
相传为《老子》一书的作者。
《老子》成书于战国时期,当中保存了老子的思想及美学观点。
老子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崇尚朴素、自然美,反对人工雕饰,认为艺术美不如自然美,雕饰美不如朴素美,乃至片面地对审美艺术的否定。
他提出“道”“气”、“”“有”“无”“虚”“实”“味”、“妙”、“虚静”“自然”等一系列范畴和美恶相依,“有无相生”,“音声相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等观点,对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色有较大影响。
[庄同】(约前369一前286),人称庄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为哲学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其著作收存于《庄子》一书。
庄子对老子的美学思想作了继承和发挥,也是崇尚“自然之道”,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反对人工的雕饰美,主张“解衣般礴”式的自由真率。
他把“道”作为审美对象,认为美丑是相对的,虽岗定了美存在于大自然之中,但却又片面地否定艺术美,因面特别推崇“天乐”、“真画”。
为您推荐
颜之推:【颜之推】(531一约595),字介,琅临沂(今山东)人,北周文学家。
有《颜氏家训》等著作。
他强调文学应具有社会教育作用,提倡文学须有“滋味”,使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欣赏成为--种*“乐事”。
他还认为义理和词华·即内容..
萄况:【萄况】(约前298一前238),字卿,赵国(今山西安泽)人,为战国时期一位最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他的哲学主要是关于认识论和天人关系的论述,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命题。
从美学角度上说,提出了“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记载魏晋时士大夫品藻的材料和从某些角度上反映当时统治阶级的审美观点的一部著作,为南朝刘义庆所编。
书中记述了人物在品藻中除以具体的自然形象作比喻外,还出现了较多的道德、审美概念,..
王惜:【王惜】(426~485),字简穆,琅玡临沂(今山东)人,南齐书法家。
他提出了“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遗情,书笔相忘”的书法论点,对意、笔关系的论述比前人有所发挥。
在书'品中,他把神彩、骨力置于首位,强调神彩和形质、骨力和..
嵇康:【嵇康】(224-263),字叔夜,蕉郡d(今安徽宿县西南)人,魏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和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
有《嵇中散集》,其中《声无哀乐论》集中地表现了他的音乐美学思想。
他提出了音乐是自然产生的声音并不包含哀乐..
扬雄:【扬雄】(前53一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人,为西汉末年哲学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
他除著有《法言》、《太玄》外,还有《扬子云集》。
《淮南子》的《说山训》中明确无所谓美,亦无所谓丑。
在《说林训》、《修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