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炼

洗炼:【洗炼】常指简洁明净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优美,秀美的审美特征。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描绘“洗炼”的表现形态和特征为:“如矿出金,如铅出银。
超心炼冶,绝爱淄磷。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载瞻星气,载歌幽人。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它描绘出一种清彻明朗、纯净秀美的境界。
杨廷芝《诗品浅解》,“凡物之清洁出于洗,凡物之精熟出于炼。
”孙联奎《诗品隐说》:“不洗不净,不炼不纯。
杨振纲《诗品解》:“或者搬演书籍,专务采色,使阅者如游骨董敞,搭彩巾,非不煊烂华美,而陈垢错杂,绝难悦目,岂典雅哉!故进之以洗炼。
”可见“洗炼”与“繁杂”相对而言。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谈风格“八体”时论及其中之一的“精约”。
他解释道:“精约者,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者也。
”刘想的“精约”与司空图的“洗炼”相近,但刘鳃主要针对字句的锤炼以求获得短小精悍的语言风格,而司空图的“洗炼”不仅是对字句的锤炼,更重要的是对形象、意境的提炼,以炼字炼句来达到使形象、意境纯净明秀的境地。
因此,“洗炼”不是指写作方法、修改技巧,而是指艺术风格、艺术个性。
“洗炼”作为艺术风格并不是体现在字句中,也不体现在外表形象上,而是体现在神气精神上。
这同他在《雄浑》中说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冲淡》中说的:“脱有形似,握手以违”,浅解》,“文缔光丽,比本然之绮丽,非同外至之绮丽。
”可见,“绮丽”是诸风格形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它可取不可取,关键在于要自然天成,切忌人为做作。
因此,“绮丽”是指内在的绮丽,而非外表的、徒有虚名的形式主义的绮丽。
·刘勰《文心雕龙·体生》中风格“八体”之一的“轻靡”局“绮丽”有某些相似之处。
刘勰释曰:“轻靡者,浮文弱植,漂渺附俗者也。
”在辞采艳丽这一点上两者相近,但“绮丽”不惟词藻的艳丽,更重要的是指风格文气的华美。
司空图在《绮丽》中描绘的是朝霞余辉中的葱郁的青山,绿林中摇曳的一抹红杏,皓月在华屋上洒下的一片银彩,浓荫下隐约显现的半弯桥影,活脱是一幅色彩斑斓、清丽明媚的画卷。
做到了绮而不腻,丽而不艳。
清代况周颜《蕙风词话》云,“词笔‘丽’与“艳’不同。
“艳’如芍药、牡丹,慵春媚景;‘丽’若海棠、文杏,映烛窥帘。
”原因在于“其丽在神”。
胡应麟《诗戮》云:“诗最贵丽,而丽非金玉锦绣也。
”可见,司空图的“绮丽”是“丽”而非“艳”。
价作家作品。
曹丕《典论·论文》,“诗赋欲丽。
”陆机《文赋》,“诗緣情而绮靡。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形容》牢说的:“离形得似,庶几斯人”中提偶的精神是一致的,也是与他所提倡的淡泊、自然、超脱、闲适的情趣是一致的。
因此,“洗炼”就是一种简洁明快、纯净精炼的审美风格。
入手,但无论是谈写作方法还是谈艺术风格,都对论述其审美特征不无裤具有”洗炼”风格特征的作品如历代对“洗炼”的论述多从“炼”益。
如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苏轼:“清诗要锻灯、方得中银。
”宋代邵雍《论诗吟》:“炼辞得寄句,炼意得余味。
”都是通过炼字炼句炼意的途径来获得“洗炼”的审美风格的。
杜甫的《望岳》:“山夫如何?齐餐肖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施补华《帆佣说诗》指出,“《望岳》一题,若入他人手不知作多少语?少陵只以四韵了之:你见简劲。

为您推荐

绮丽

绮丽:【绮丽】指鲜艳明丽的艺术风格。 “绮丽”与“纤称”相近,与“冲淡”相对,我现出华美的审美特征。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描绘“绮丽”的表现形态和审美特征为:“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 雾余水汁,红杏..

委曲

委曲:【委曲】常指委窥曲折的艺术风格,表现出秀美、柔美、含蓄美的审美特征。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描绘“委曲”的表现形态和审美特征为:“登彼太行,翠绕羊肠。 杳德流玉,悠悠花香。 力之于时,声之于羌。 似往已回,如幽匪..

瑞谛

瑞谛:【瑞谛】常指瑰丽诡谲的艺术风格,具体表现为怪、丑、奇、幻等特征,具有怪诞美的审美色彩。 中国先秦以产就“铸鼎象物”,在青铜器上以“”怪物怪兽的纹饰为图案,具有“狰狞美”的效果。 但当时主要突出其恐怖性和神秘..

风格

枯途

枯途:【枯途】常指枯槁淡泊,形式质朴干练而内容丰厚的艺术风格。 “枯溏”与“冲淡”“平淡”相近,与“绮丽”空”的特点是“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具体表现为淡、雅、空、虚,幻等形态。 清而空,空而雅,雅而灵,灵而妙,从而使“..

奇险

奇险:【奇险】常奇崛险怪的艺术风格,表现怪诞美的审美特质。 “奇险”与“瑰诡”相近,两者都强调奇怪。 “瑰诡”侧重以鬼怪为美;“奇险”仪重以险怪为美。 唐代李糊《答朱载官书》:“其尚异者,则白文章辞句奇历代美学家文..

清新

清新:【清新】高处不胜寒'九常指清丽新颖的艺术风格,历代美学家、文论家喜用“清新”具有“清新”风格色彩的作品,表现为秀美、柔美的审美特征。 明代杨慎《清新庚开府》解释“清新”日:“清者,流丽而不浊滞,新者,创见而不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