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欲其

风味欲其:【风味欲其】诗的风情韵味应力求优美动人。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诗之妙,在一双三咏,其意已传,不必言之繁而绪之纷也。
故日‘诗可以兴’。
诗之所以兴人者,以其情也,以其言之韵也。
夫献笑而悦,献涕而悲者,情也。
闻金鼓而壮,闻丝竹而幽者,声之韵也。
是故情欲其真,而韵欲其长也,二言足以尽诗道矣。
乃韵生于声,声出于格,故标格欲其高也:韵出为风,风感为事,故风味欲其美也;有韵必有色,做色欲其韵也;韵动而气行,故气欲其清也。
此四者,诗之至要也。
”不仅提示了情真、韵读定再默制作的保,嘉、长是诗歌创作的规律,情韵、声、格是诗的四个要素,还对风情韵味的创造提出了很高的审美要求。
《淡语要有味】指语言蛋平淡但必须有意味。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淡语要有味,壮语要有韵,秀语要有骨。
”这是对三种用语的要求。
淡语要淡中有意味,并非淡乎寡味;壮语要激昂高亢中有韵味,并非空洞乏情的亮谈阔论,语要纤秀柔丽中有力,柔中带刚,与“淡语要有味”的提法相似的,还有清查为仁《莲坡诗话》,“诗以淡而弥永。
陈对沤《岁莫即事》云:“制绪宵来颇未降,阶独绕影成双。
一堆老雪明如月,空剁供诗人牢落窗。
’深得淡中之味。
”清王士祯等《师友诗传录》萧亭语:“唐司空图教人学诗,须识味外味。
坡公常常以为名言。
若学陶、王、韦、柳等诗,则当于平淡中求真味,初着不见,愈久不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