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之美,俱在透漏

山石之美,俱在透漏:【山石之美,俱在透漏】说明在园林艺术中要把山石设置得精美,须在透、漏、瘦三方面下功夫。
清代李渔《闲情偶寄·居室部》,“言山石之飞泉亭不仅为人们欣数瀑布提供了最佳观察点,而且使主体情感处于由状态,表明了人的审美与人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类似的论述还有很多,《荀子·正名》:“心忧恐,则口街刍襟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国视能敲而不知其状,轻暖平章而体不知其安。
”《巴氏春秋·适音》:“耳之情欲声,心不乐,五音在前弗听;目之情欲色,心弗乐,五色在前弗观。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
”欣赏者应尽量少受限制、束缚,才能与对象达到情感上的高度契合,获得满足和愉悦。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