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克木

    金克木 :

祖籍安徽寿县。生于江西,卒于北京。读到初中一年级辍学。20世纪30年代后到北平求学,以图书馆自修为主,开始学习英语、法语、德语、世界语等多种语言,同时开始新文学创作。1935年在北平大学图书馆任职员,借机博览群书,勤奋自学,广为拜师求教。1941年经缅甸到印度,边工作边学印地语和梵语。后到印度佛教圣地钻研佛学,并随印度著名学者深修梵文和巴利文,从而走上梵学研究之路。1946年回国,受聘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1948年后任北平大学东语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季羡林一道,培养了一大批梵文、巴利文学者。历任第三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金克木精通梵文、巴利文、印地语、乌尔都语、世界语、英语、法语、德语,先后翻译出版了《我的童年》(1945,泰戈尔)、《云使》(1956,迦梨陀娑)、《古代印度文艺理论文选》(1980)、《伐致呵利三百咏》(1982)、《印度古诗选》(1984)、《摩诃婆罗多插话选》(1987)等印度文学经典,几乎均属国内首译,推进了中国读者对印度文学的了解。

他的学术研究涉及诸多领域。在梵语文学和古印度文化方面,他具有深厚功底,是中国少数对印度文化有精深造诣的学者之一。其专著《梵语文学史》(1964)是研修印度文学的必读书之一。还撰写有《甘地论》(1943)、《印度文化论集》(1983)、《比较文化论集》(1984)等著作,积极介绍印度文化。《天竺旧事》(1986)写20世纪40年代的印度实景,留下了宝贵资料。

金克木是著名的“杂家”,不但在社会科学方面造诣非凡,对数学、天文、地理、生物诸学科亦广泛涉猎,译有《通俗天文学》(1938)、《流转的星辰》(1941)等自然科学著作。文学作品有诗集《蝙蝠集》(1936)、《雨雪集》(1986),随笔集《燕口拾泥》(1988)、《旧学新知集》(1991)等。晚年所撰学术随笔睿智通达、风格隽永、自成一家。2011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八卷本《金克木集》。

为您推荐

谢灵运

谢灵运 : 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南),卒于广州。出生不久就寄养在钱塘杜家,所以小名曰客儿,后世又称之为谢客。晋安帝义熙元年(405),谢灵运出仕为琅邪王司马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

萧子显

萧子显 : 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齐豫章文献王萧嶷第八子。在齐封为宁都县侯,入梁降为子。任司徒主簿、太尉录事。累迁太子中舍人,建康令,劭陵王友,丹阳尹丞,出为临川内史,授黄门郎。中大通二年(530),迁长兼..

岑参

岑参 : 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人。曾祖父文本、伯祖父长倩、堂伯父羲都以学术德望官至宰相。父植,曾任仙州、晋州刺史。岑参幼年丧父,砥砺苦学,遍读经史。20岁献书天子,希冀以此获取官位而未能如愿。此后约1..

萧子云

谢瞻

谢瞻 :   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6岁会作文。晋安帝元兴初年在荆州为安西将军桓伟参军。义熙三年(407)前后入刘裕幕为镇军参军等职。义熙十一年出为安成相,又征为中书侍郎、宋国中书、黄门侍郎。十..

陈中凡

陈中凡 : 生于江苏盐城(今属建湖)。卒于南京。1903年就读于镇江承志中学堂,参加光复会。1904年转入淮安中学堂。1909年考入南京两江师范学堂。辛亥革命期间,曾加入革命军,任书记官。1914年8月,考入北京大学..

郭沫若

郭沫若 : 四川乐山沙湾人。1897年进家塾“绥山馆”读书。1906年考入嘉定高等小学堂读书,次年夏升入嘉定府中学堂。1913年春进入成都高等学校理科读书。1914年6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备班医科,19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