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应曾/演奏琵琶名曲《十面埋伏》的能手

    汤应曾/演奏琵琶名曲《十面埋伏》的能手 : 只要听过琵琶的人,就一定知道那首以描写刘邦与项羽垓下之战的名曲《十面埋伏》。这是一首古曲,流传的时间距今至少有七百年之久。据说,明代的汤应曾就善弹此曲。
汤应曾(约1585—1625),明代著名的琵琶演奏家。今江苏省徐州地区邳县人。他出身于贫苦农家,但却天资聪慧、勤奋好学,特别喜爱家乡的吹奏音乐,拜当地琵琶名家蒋山人为师,专心苦练琵琶,短短几年的功夫,便学得了一手精湛的琵琶演奏技艺并自成一家,得到本地乡民的推崇,尊称其为“汤琵琶”。
汤应曾以琵琶绝技随军至嘉峪关、张掖、酒泉一带去“劳军”。在那里他不但目睹了金戈铁马惨烈的战争场面,同时也领略了当地少数民族特有的音乐风采,为他以后创作的琵琶乐曲注入了新的音韵。他将近花甲之年,辞去了军务回到阔步别数十年的家乡,过着颠沛流离的卖艺生涯。晚年又正值明朝衰败,灾荒遍野,民不聊生,各地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此时的汤应曾有感于战争的惨烈,便以汉初“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为题材,创作了一套描写古代战争场面的琵琶大曲《楚汉》。
明王猷定曾作《汤琵琶传》,其中描写汤应曾演奏《楚汉》说:
(汤应曾)尤得意于《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声、驽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怒,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从文中的描写看,《楚汉》的内容和《十面埋伏》十分相似,很可能就是同曲异名。汤应曾的演奏水平也非常高妙。

为您推荐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①谓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②琵琶大曲。又名《淮阴平楚》、《楚汉》。自明代后期流传至今。以刘邦与项羽垓下大战为主题,用琵琶演奏,表达了古代战场上千军万马震撼山岳的声势。明末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曾以善弹..

卡·何·塞拉 为两个死者演奏的玛祖卡舞曲(1

卡·何·塞拉 为两个死者演奏的玛祖卡舞曲(1983 ): 作者简介   《见“蜂房”条) 内容概要   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亚地区,群山起伏,层峦叠嶂。吉辛德 家族世代居住本地。因血缘相近,后代长相古怪:两排稀松的牙齿配上一张..

《名曲欣赏与演奏》

《名曲欣赏与演奏》:张锐等着。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4年9月版。4万字。把名曲与专家撰写的介绍文章汇辑一册出版。收入的名曲有:《江河水》、《二泉映月》、《听松》、《月夜》、《空山鸟语》、《拉骆驼》、《赛马》、《..

《小提琴演奏艺术》

《我的小提琴演奏教学法》

《我的小提琴演奏教学法》:[匈]L.奥厄着。司徒华诚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4月版。7.2万字。着名匈牙利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奥厄根据本人长期演奏、教学经验撰写的有世界影响的专着。共14章。1至9章讲解持琴、发音、弓..

《当代小提琴演奏技巧》

《当代小提琴演奏技巧》:[美]伊凡·加拉米安、弗雷德里克·纽曼着。张世祥译注。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2月版。乐谱156页。2册。作者是美国当代着名的两位小提琴教授。第一册采用全新的方式,把单音音阶和琶音(第一部分)..

《世界着名弦乐艺术家谈演奏》

《世界着名弦乐艺术家谈演奏》:[美]塞缪尔·阿普尔鲍姆等着。张世祥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5月至1986年6月版。70.3万字。3册。阿普尔鲍姆是美国着名小提琴教育家。他访问过世界各国的主要弦乐器演奏家、教育家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