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鸳鸯图轴 明 陈洪绶

    荷花鸳鸯图轴 明 陈洪绶 : 《荷花鸳鸯图轴》是陈洪绶中年的作品。
荷花以其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深受人们尤其是文人墨客的喜爱。而田田莲叶,随风翻动,荷花映日,更是美不胜收,再加上一池绿水、几片怪石、彩蝶翩跹、鸳鸯戏水,构成一幅极美极静的画图。因此,图写荷花翠鸟、莲叶鸳鸯,就成为画家们喜爱的题材。陈洪绶的这幅《荷花鸳鸯图轴》,选取的就是这样一个题材。陈洪绶自号“老莲” ,大概也是非常爱莲之人。
几茎荷叶,或侧或正; 几朵荷花,或放或苞。一块形状奇古的太湖石,立在荷叶丛中,石上苔点苍苍。叶的婀娜多姿、花的娇艳欲滴,与石的瘦硬层叠构成鲜明的对比,而又结合得十分自然。两只彩蝶,一只正从画的左上方向被莲叶遮挡了一半的一朵荷花飞去,而另一只,早已停留花心。
水面上的两只鸳鸯,没有画成通常并排而卧的样子,而是左右相向。一只在石与叶的中间休息,另一只则在戏水,但是它的头是侧向爱侣,眼中更似有脉脉的情意。整幅画的构图十分完美,用色也非常协调。
《荷花鸳鸯图》,绢本,设色。纵184厘米,横99厘米。明陈洪绶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 陈洪缓 《荷花鸳鸯图轴》


(明) 王时敏 《仙山楼阁图》

为您推荐

《荷花淀派作品选》

《荷花淀派作品选》:冯健男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3月版。25万字。“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创作选丛书”之一。选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孙犁、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建国前后创作的小说30篇,反映这个文学流派的..

“荷花淀”派②

“荷花淀”派 : 它是指以河北作家孙犁为代表的,发端于40年代中期的冀中和延安,形成于50年代初期的津、京、保(保定)三角地带的我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个小说创作流派。孙犁在3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40年代中期写了成名之作..

荷花图②

荷花图 : 清·谢荪作。纸本设色,纵25.3厘米、横31.3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画构图别致巧妙,以特写镜头手法,工笔设色绘出一朵隐藏在荷叶中的荷花。花、叶的线条勾勒用笔细致,色彩晕染艳丽。图中只画一花半叶,一株水..

《荷花淀》

荷花淀

荷花淀 : 短篇小说。孙犁著。发表于1945年5月15日《解放日报》。小说写河北白洋淀地区的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抗日斗争的生活及其成长的过程,热烈歌颂了人民群众美好的性格和心灵。小苇庄游击组长水生告别妻子离家参战。..

《荷花淀》

《荷花淀》:短篇小说。作者孙犁。发表于 1945 年 5 月 15 日《解放日报》。小说写冀中平原白洋淀人民组织地方武装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故事,刻画了以水生嫂为主的一群纯朴、开朗、坚强、积极向上的青年妇女 ..

“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20世纪50年代,一批追求作品诗情画意的河北作家相继出现,代表人物有孙犁、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他们的创作风格基本一致,大多以冀中地区、特别是白洋淀地区的农村乡土人情为经,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村生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