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蝗要说二十则并图说

    捕蝗要说二十则并图说 :

(按:原书目录为“捕蝗蝻图说十六”)


布围式:布围一扇,用粗布两幅缝成。一幅长一丈,宽二尺四五寸,不可太长,以过长则软,且不便给也。每幅两头包裹木竿一根,围圆三寸许,长三尺许。木竿下包尖铁橛一个,以便插入土内。如蝗势宽广,则用两三扇接用。下用软布半幅,用土压住,不至蝻孽脱漏。

布围式


鱼箔式:鱼箔一扇,约长八九尺不等,高三尺有余,用蒲苇结成。近水村庄,家家皆有。如蝻子长大,布围不及,用鱼箔更为捷便。用铁掀掘深五寸,看蝗蝻来路,迎面下箔,与布围无异。

鱼箔式


合围式:蝗长翅尚嫩,不能高飞。但能飞至数步者,则用缯网罾之。两人对面执网奔扑,则俱入网内。

合围式


抄袋式:有翅之蝗,露尚未干,虽不能飞,捉则纵去者,用小鱼兜及菱角小口袋抄之。

抄袋式


人穿式:蝗性迎人,用幼童在围中迎面奔走,则蝗扑人跳跃。如此数次,则悉入坑内。

人穿式


刨化生蝻子式:鱼虾遗子,多附草木,每在洼下芜秽之区。春末夏初,遇旱则宜刈草删木,取为薪蒸,芟柞净尽,则子无所附矣。

刨化生蝻子式


治卵生蝻子式:凡飞蝗遗子,必在高埂坚硬之地。虽有孔可寻,而刨挖费手。不如浇之以毒水,封之以灰水,则数小儿之力,便可制其死命。其法用百部草煎成浓汁,加极浓碱水、极酸陈醋,或盐卤,盛壶内。童子挈壶,提铁丝,赴蝗子处所,寻觅子孔。先用铁丝,如火箸大,长尺有五寸,务要尖利,按孔重戳数下。验明锋尖有湿,则子筒戳破矣。随用壶内之浆灌入,毋令遗漏。次日再用石灰水,按孔重戳、重浇,则永不复出矣。

治卵生蝻子式


用竹耙梳剔化生蝻子式:水退处所,既已刈草删木,再用竹耙细细梳剔一过,使瓦砾等物悉行翻动,则子无所附矣。

用竹耙梳剔化生蝻子式


焚煮蝗蝻式:集数十百人,多带响器鞭炮,驱令前飞,又用柳条拂扫禾间,积干柴草点烧。蝗见火即投,烧翅便坠。蝻孽置大锅煮之。

焚煮蝗蝻式


埋坑式:蝻子捕入口袋,则掘大坑埋之。倾入一袋蝻子,则以水拌石灰,洒入一层,永不复出。或用大锅,就地作灶煮之。

埋坑式


扫蝻子初生式:蝻子初生,不能飞走,只须用人执笤帚扫入壕内。每一壕约计宽一尺长,或数丈不等,两边用铁掀铲光,上窄下宽。

扫蝻子初生式


扑半大蝻子布围式:此用布围与箔同,蝻子来路已净,则空面亦合围扑之。

扑半大蝻子布围式


扑半大蝻子箔围式:两面围箔后,掘大坑,中用子壕。前用夫围打,空一面迎风以待其来,则蝗皆入围。

扑半大蝻子箔围式


扑捉飞蝗式:蝗沾露未飞,多集黍稷之类。用人背口袋捕捉,百不失一。

扑捉飞蝗式


围扑飞蝗式:日出则蝗易飞,四面轻轻围扑,以渐收笼,多趋中央。将次合笼,则齐声用力,即有飞去,亦可得半。至飞蝗在天,恐其停落,即施放火枪及鸣锣赶逐,则不复落。

围扑飞蝗式


扑打庄稼地内蝗蝻式:蝗蝻在庄稼地内,则用夫曲身持刮,搭在根下赶扑,顺陇而行,逼赴壕内,赶出空地,再行扑打,庶不损伤禾稼。

扑打庄稼地内蝗蝻式

为您推荐

附摘纪慎斋以《易传》祈雨诸法

附摘纪慎斋以《易传》祈雨诸法 : 安坛图说 坛内上供神位,案上置斗盛米。先将八卦旗插于斗中,左右设经案,如八字形。道士两旁诵经。神前按先天八卦方位,安桌八张,各置净瓶盛水,插柳枝。然后神前拈香..

附集区田七种图说

附集区田七种图说 : 安邑宋芝山先生,家世西北,辨地气之腴瘠,察水利之兴废,又深究御灾备荒之道,采汜胜之遗书及各家论说,为书教民耕种。以古人文义非山村农圃所尽解,爰悉心推求,作为图说,略取遗书大..

区田源流

区田源流 : 世传区田之法,始于伊尹,原为备旱而设,法至善也。尝读朱公区田引,并集纪区田七种图说,比例参观,而知后稷畎亩之法可类推矣。夫后稷为田,一亩三畎,以百亩之田,为三百畎,..

祭八蜡收蝗蝻法

木郎祈雨咒(海南白玉蟾注)

木郎祈雨咒(海南白玉蟾注) : (原书眉批:咒文光怪陆离,火焰烛天,应亦令鬼服神惊。) 乾晶瑶辉玉池东,(乾者,亥方也。西北之方,为天门也,天中之。晶,乃琼华瑶辉之境。梵气之上,玉符之中,有玉池。东际..

附陆清献论区田成法

附陆清献论区田成法 : 区田之法,伊尹教民救荒也。按旧说,每区深一尺,用粪一升,与土相和,布谷匀覆,以手按实。苗出看稀稠留存,锄不厌频,旱则浇灌。结子时,锄土深壅其根,以防大风摇摆。古人依此法布..

水灾先救民命后济民食

水灾先救民命后济民食 : 大凡旱灾最广。水灾多者,不过十余县,救荒较易为力。然非常之水,汹汹骤至,连畦接壤,一片汪洋,并无高处可避,尤为骇人。甚至人口田庐,随在漂没,凄惨尤不堪言。救之者片刻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