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女故事

    巧女故事 : 歌颂妇女聪明才智的故事。巧女故事以才智过人的女主人公为中心,表现她们顺利地应对各种难题和巧妙地解决各类矛盾的过程。
  巧女故事在中国各族人民中长期流传。不少巧女故事表现女主人公智力机敏,她们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猜破对方设置的隐语。一位老人让回娘家的三个媳妇各带红心萝卜、纸包火和无脚团鱼回来,三个媳妇在路旁作难啼哭,王屠户的女儿巧姑上前询问之后,立即告诉她们这三件东西就是鸡蛋、灯笼和豆腐。有些巧女故事偏重于表现女主人公应对敏捷,口才出众。她们心灵口巧,即使面对秀才和权贵的挑衅,也能应付裕如。一则故事说,知府刁难巧妇,要灌得满大海的清油,她让他先把海水车干;要遮得住天的黑布,她反问他天有多宽。知府只好认输作罢。
  一部分巧女故事突出女主人公处事通达,善于治家。故事《宝碗》说一个孙媳妇眼见婆婆虐待太婆,在太婆打碎用餐的猫碗时,故意训斥她说:"你把这只可以传代的宝贝饭碗打破了,将来叫我拿什么碗给我的婆婆盛饭吃呢?"她的婆婆幡然醒悟,从此善待太婆,家庭矛盾因此得到解决。
  还有一些故事表现巧女自己作主选择配偶,慧眼识人,缔结了美满的姻缘。壮族故事《一块黑铁黑黝黝》中,有待婚配的巧妹在竹楼门口挂出一块黑铁,前来求婚的青年都要以此为题唱歌。结果她拒绝了在歌唱中表示想用铁打锁锁仓楼的财佬的儿子,想用铁打秤锤秤杆多赚钱的商人和想用铁打砚池一心求取功名的文人,而选中了要把黑铁打镰刀锄头的勤劳的种田小伙子。总之,故事的女主人公通过现实的手段,把难题逐一解决,在事件的发展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和成功的地位。在封建礼教的长期控制下,民间巧女故事从肯定妇女的才智和作用的特有的角度,表达了劳动人民对自身才智的珍视和自豪,对男女平等的朴素认识,以及追求自由幸福的愿望。巧女的故事也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有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封建礼教的烙印及小农的保守心理。
  巧女故事成功地塑造出心灵手巧、能言善辩、有胆有识、机警果断的女性群像,普遍采用了难题速解这个辩证统一的艺术手段。有的故事通过巧女和其他人物的巧拙对比而突出其非同一般的才智。
  历代文人著作对巧女故事有零星记载。晋人裴启所撰《语林》录有两则巧妇舌辩驳倒文人的故事(原书已佚,见类书)。类书中还引有《冲波传》所记孔子为穿九曲明珠而请教采桑娘的故事。宋人《事林广记》中的《兄弟相拗》叙述三兄弟相争,最年幼者因得到妻子的帮助而反败为胜。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一些民俗学者和知识分子注意搜集巧女故事,在《民俗》等刊物上多有刊载。林兰编有《巧媳妇故事》专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族巧女故事的搜集、整理和出版更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为您推荐

叶限故事

叶限故事 : 中国"灰姑娘型"故事。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所撰《酉阳杂俎》续集《支诺臯上》。叙述秦汉前南方一个洞主的女儿,名叶限。幼年丧母,从小聪明能干,得到父亲的钟爱。父死后,继母对她百般虐待,并杀害了她精心..

问活佛故事

问活佛故事 : 求解疑难问题的故事。是具有世界性的“找幸福型”故事之一。情节一般是:贫穷的主人公(有的是乞丐,有的名九代穷、十代穷)去问西天活佛(或深山里的神仙、活观音等),途中三次逢人和动物托他..

《猴鸟故事》

《猴鸟故事》 : 藏族寓言体短篇小说。19世纪成书,著者不详。采用散、韵结合的说唱体,语言通俗,故事饶有风趣。其梗概是猴子与鸟围绕一座山的主权问题,互不相让,经过充分说理,双方放弃偏见,争端获得和平解决。《猴鸟..

狗耕田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选》

《中国民间故事选》 : 中国现代各民族民间故事选集。贾芝、孙剑冰编辑。共两集,分别于1958年和1962年出版。共辑集42个民族的241篇故事,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占一半以上。除少数篇章曾在解放区发表过的以外,绝大多..

动物故事

动物故事 : 以动物为主人公的传说故事。故事中的主要形象是各种被人格化了的动物。在这些动物形象身上,同时又具有动物本身的特点。故事在表现动物的生活习性的时候,也曲折地反映着人的社会生活心理,特别是人与..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 : 民间叙事散文作品的一种。亦称"古话"、"古经"、"说古"、"学古"、"瞎话"等。   民间故事可分五类,即: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   ①幻想故事(或叫民间童话)包含丰富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