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玄(1273~1357)

    欧阳玄(1273~1357) : 元代文学家。字原功。本欧阳修的同族而迁居潭州浏阳(今属湖南)。延祐二年(1315)进士,做过元朝中央和地方官吏40多年,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曾请求退休回乡,因中原道阻,未能成行,逝于大都。他认为古人擅名当代,是由于作文必求实事而后动笔,所以他不肯涉及虚夸妄诞之言。
  欧阳玄的不少诗作,如《侍宴北省》和《夜宿寺前农家》等描写了他的做官生活。而《京城杂咏》的"却忆江南春睡美,小楼倚枕听村舂"等诗句,则反映了他对农村和平静穆生活的向往。
  欧阳玄的散文数量较多。其中碑铭墓志一类作品,写得十分平实,力去浮夸。有些替他人诗文集写的序跋,评论学术流派、文风变化以及创作特点,简明扼要。如在《族兄南翁文集序》中,他对当时家乡弟兄创作深受江西派影响,表示不满,说:"欧乡之文乃险劲峭厉如此,何不舒徐和易以宗吾六一公(欧阳修)乎!"欧阳玄写得最好的散文是一些短小作品,如《琅溪说》、《奇峰说》、《芳林记》、《弈序》等。《芳林记》说一个人只要清白自守,声名自然远畅,正如兰生深林,芳香之气必然外溢。文中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而《弈序》说"弈有算法存焉,足以导智",认为下棋这一技艺有利于智育。这些文章都写得清新简练,富有情趣。
  著有《圭斋集》,原本44卷,宋濂作序时说24卷,今存16卷。

为您推荐

欧阳山(1908~  )

欧阳山(1908~  ) : 现代作家。原名杨凤岐,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原籍湖北荆州。从小随养父在外流浪,接触了广泛的人生。1923年用凡鸟的笔名在上海《学生杂志》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那一夜》,从此开始文学创作。..

欧阳炯(896~971)

欧阳炯(896~971) : 五代词人。字号不详。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前蜀后主王衍时为中书舍人。前蜀亡,归后唐,为秦州从事。孟知祥镇成都,欧阳炯返蜀。后蜀时官至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兼修国史。宋太祖乾德三..

欧阳建(270?~300)

欧阳建(270?~300) : 西晋文学家。字坚石。渤海(今河北一带)人。石崇的外甥。是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之一。历任山阳令、尚书郎、冯翊太守等职。赵王司马伦为征西将军,多次在关中扰乱百姓。欧阳建每加谏..

欧阳巨源

欧阳述

欧阳述 : 江西彭泽人。早慧,幼在河南,7岁能诗,10岁已著《独酌楼诗草》,大江南北称为神童。但在科场屡试不中,后捐内阁中书。二十四年出使日本,任参赞兼署神户领事、横滨总领事,后又充任参赞官。归国后捐安徽..

欧阳玄

欧阳玄 : 浏阳(今属湖南)人。家学渊源深厚,自曾祖以来,皆以经学见长,师表一方。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以第三人赐进士及第,后仕至翰林学士承旨、光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卒后追封楚国公,谥文。危素撰有欧阳..

欧阳生

欧阳生 : 千乘(今山东广饶)人。当是汉惠帝至汉文帝时期人。师从伏生学《尚书》,后传授于倪宽,倪宽又授欧阳生之子。欧阳家《尚书》学代代相传,到曾孙欧阳高(字子阳)时,为博士。欧阳高的孙子地馀亦因《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