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社丛书

    创造社丛书 : 现代文学丛书。创造社编辑,共60余种,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艺论著和少量译作。1921至1930年间,陆续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光华书局、创造社出版部出版或再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史上,最早开始出版的新文学丛书。
  1921年 7月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张资平等,经过长期的酝酿于东京正式成立了创造社。在酝酿期间,同年4月,郭沫若、成仿吾曾回国与上海泰东图书局接洽承印文学刊物事宜,因为困难,商定先出丛书,将郭沫若、郁达夫等在《学灯》(上海《时事新报》副刊)上发表过的作品和未及发表的作品,编为诗集《女神》、小说集《沉沦》等,定名为《创造社丛书》,交泰东图书局出版(创造社创办的第一个文艺期刊《创造》季刊,至1922年5月始由该书局印行)。
  《创造社丛书》第一种《女神》,于1921年8月出版,《沉沦》也相继在10月出版,从此以后,直至创造社实际停止活动的1930年,在近10年的时间里,创造社的成员、思想主张和刊物均有所发展变化和更动,但是《创造社丛书》始终持续编辑出版。它所收的作品,包括了该社成员不同时期的大部分重要著作,代表了创造社的创作实绩:既显示出其成员大体相似的思想倾向、艺术特色,又反映了它前进发展的轨迹。除出版最早,影响最大的《女神》、《沉沦》之外,尚有郭沫若的《星空》、《三个叛逆的女性》、《瓶》、《前茅》、《恢复》、《文艺论集》等,郁达夫的《寒灰集》、《鸡肋集》,成仿吾的《使命》、《流浪》、《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与郭沫若的合集),郑伯奇的《抗争》,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爱之焦点》,周全平的《烦恼的网》、《梦里的微笑》,倪贻德的《玄武湖之秋》,穆木天的《旅心》,王独清的《圣母像前》,冯乃超的《红纱灯》,陶晶孙的《音乐会小曲》,龚冰庐的《黎明之前》,华汉(阳翰笙)的《暗夜》等,另外,收在这套丛书中的几种翻译作品,如郭沫若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著)、《茵梦湖》(施笃姆菁与钱君胥合译)、《雪莱诗选》等,也曾影响深远。除文学著译外,前期《创造社丛书》还收有朱谦之的《革命哲学》、《无元哲学》两种。另由泰东图书局于1923年开始出版的《辛夷小丛书》,亦属于《创造社丛书》的系统,编有郭沫若等的诗歌散文集《辛夷集》、郭沫若的古诗今译《卷耳集》,郁达夫的小说、散文集《茑萝集》等。《创造社丛书》所收作品有的也曾编入该社《世界名家小说》、《落叶丛书》等丛书。
  不论是创造社的前期,还是后期,它所编辑的《创造社丛书》,都曾引起当时文艺界和读者的注意,尤其在青年中影响更大。其中有的一再重印,如《女神》至1929年已重印 9次,《沉沦》至1930年已重印12次,如《雪莱诗选》1926年初版后,到1932年已重印了17次。《创造社丛书》在新文学发展初期形成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和20年代后期倡导和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您推荐

《创造社丛书·小说卷》

《创造社丛书·小说卷》:黄侯兴主编。学苑出版社1991年1月版。59万字。2册。选收创造社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郑伯奇、冯沅君、叶灵凤、阳翰笙、潘汉年、楼适夷、黄药眠、冯乃超等34位作家的62篇小说。内容..

《创造社丛书·诗歌卷》

《创造社丛书·诗歌卷》:黄侯兴主编。学苑出版社1991年8月版。30万字。选收郭沫若、田汉、成仿吾、何畏、郑伯奇、徐祖正、袁家骅、楼建南、穆木天、黄药眠、邓均吾、柯仲平等数十位创造社诗人的近百首诗作。诗篇具有..

《创造社丛书·文艺理论卷》

《创造社丛书·文艺理论卷》:黄侯兴主编。学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28万字。选收创造社作家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郑伯奇、阳翰笙、冯乃超、洪为法、彭康、黄药眠、沈起予、李初梨、何畏等的理论批评文章,基本反映该..

《创造社丛书·理论研究卷》

《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创造社作品专辑》

《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创造社作品专辑》:倪墨炎主编。上海书店1989年10月版。130万字。10册。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前10年中,创造社是影响很大的文学社团。他们提倡文艺自我表现,反对拘泥于现实主义一种创作方法;重视文..

《创造社资料》

《创造社资料》:饶鸿竞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版。88.6万字。2册。分8个部分:一、社章与执委名录,选收文章2篇;二、文学主张,选收34篇;三、外国文艺的评价,选收14篇;四、出版部,收章程、启事等文12篇,附郁达夫《日记九种..

创造社②

创造社 : “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团体。1921年7月由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人组成。反帝反封建及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是其基本倾向。1921年秋在上海出版发行了《创造社丛书》,共60余种,包括郭沫若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