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说(667~730)

    张说(667~730) : 唐代文学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武后策贤良方正,张说年才弱冠,对策第一,授太子校书。累官至凤阁舍人。因忤旨流配钦州,中宗朝召还。睿宗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开元初,因不附太平公主,罢知政事。复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出为相州、岳州等地刺史,又召还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中书令,俄授右丞相,至尚书左丞相。卒谥号文贞。
  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品评文苑,奖掖后进,深孚众望。他为文俊丽,用思精密,朝廷大手笔,多特承帝旨撰述,尤长于碑文墓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皇甫湜《谕业》论唐文首列二家,谓"燕公之文,如楩木枬枝,缔构大厦,上栋下宇,孕育气象,可以变阴阳,阅寒暑,坐天子而朝群后。"其文骈、散兼擅,《旧唐书·张说传》载其《谏武后幸三阳宫不时还都疏》等疏表 3篇,皆政论名作。其他题材佳篇,如《起义堂颂》、《西岳太华山碑铭》、《贞节君碑》、《姚文贞公神道碑》、《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或渊懿朴茂,或瓌放出奇。沈曾植《菌阁琐谈》认为"燕许宗经典重",已开中唐古文作家梁肃、独孤及和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先声。张说又能诗,具盛唐风貌。官岳州后,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之助。古体如《邺都引》,沈德潜以为"声调渐响,去王、杨、卢、骆体远矣"(《唐诗别裁集》);近体如《幽州新岁作》,方东树以为"情词流转极圆美","亲切不肤"(《昭昧詹言》)。一云张说又能为小说,相传《虬髯客传》为其所作(《说郛》、《虞初志》等题张作),但无确证。
  有文集30卷。今通行武英殿聚珍本《张燕公集》25卷、《四部丛刊》影明嘉靖丁酉本《张说之集》25卷。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为您推荐

张溥(1602~1641)

张溥(1602~1641) : 明末文学家。字天如。太仓(今属江苏)人。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书必手抄,抄毕吟诵即烧掉,如此六、七遍方止,冬夏皆然。因此他的读书室名为"七录斋"。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后改庶吉士,与同里张采齐名,..

张籍(约767~约830)

张籍(约767~约830) : 唐代诗人。字文昌。原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初,与王建同在魏州学诗,后回和州。贞元十二年(796),孟郊至和州,访张籍。十四年,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

张鸣善

张鸣善 : 元代散曲家。名择,号顽老子。原籍平阳(今属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扬州。官淮东道宣慰司令史。填词度曲词藻丰赡,常以诙谐语讽人。《录鬼簿续编》载他有《英华集》,今佚。作杂剧 3种:《包待制判断烟花鬼》、《..

张惠言(1761~1802)

张煌言(1620~1664)

张煌言(1620~1664) : 南明大臣、文学家。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清顺治二年(1645),与钱肃乐起兵邑中,奉鲁王至绍兴监国,被鲁王任为翰林院编修、兵科给事中。顺治七年(1650),清军陷..

张华(232~300)

张华(232~300) : 西晋文学家。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人。少孤贫,曾以牧羊为生。《晋书·张华传》说他"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他曾著《鹪鹩赋》以自喻。魏末,被荐为太常博..

翟黎里(1674~1759)

翟黎里(1674~1759) : 维吾尔族诗人。本名穆罕默德·斯迪克,笔名翟黎里,是维吾尔族古典文学优秀的代表作家之一。出生于叶尔羌(今新疆莎车)一贫苦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认真钻研维吾尔族古代文学遗产。叶尔羌汗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