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

    民间谚语 : 简练通俗富于经验或哲理的语句。《汉书·五行志》:"谚,俗所传言也。"《国语·越语》韦昭注:"谚,俗之善谣也。"《文心雕龙·书记》:"谚者,直语也。"诸说从不同方面概括了谚语的性质和特点。指出它是一种民间传世常言,内容富有教育意义,表现上采取直接陈述的方式。
  中国民间谚语内容极为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①生产谚语。总结生产经验,包括气象、时令、耕作技术、家畜饲养、手工作业等内容。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春雨贵如油","蚕无夜食不长,马无夜草不肥"等。②社会谚语。反映阶级压迫和社会人情世态等内容。如先秦古谚:"兽恶其网,民恶其上。"汉谚:"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又如"一正压百邪","有钱能使鬼推磨","挂羊头,卖狗肉"等。③生活谚语。总结日常生活各方面的经验,反映人民的世界观、生活态度和道德观念。如"七十二行,种田为王","人穷志不穷","自称好,烂稻草","若要精,人前听",以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
  现代流传的谚语多数是从旧社会来的,但也产生了许多新的谚语。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汗水浇,官气消","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等等。旧谚语中也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误观念。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命定八尺,难求一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等。
  民间谚语形式短小,有的还押韵,讲究对称,具有诗的外形。研究谚语的专著有郭绍虞的《谚语的研究》(1948)等。

为您推荐

《常用谚语词典》

《常用谚语词典》:张毅编着。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47万字。收录古今常用的谚语3200余条,逐条加注汉语拼音。收词着重哲理性的内容,以今为主,兼及古代,概括人生修养、处世、学习以及剖析事理、反映世态人情等,富于教..

《格萨尔谚语选》

《格萨尔谚语选》:李舞阳、刘大林编。民族出版社1984年9月藏文版。24.8万字。收入1984年以前国内出版的《格萨尔王传》分部本《霍岭大战》(青海版)、《达岭之战》(西藏版)、《赛马登位》(四川版)、《萨格尔诞生》(甘肃..

《中国少数民族谚语分类词典》

《中国少数民族谚语分类词典》:《中国少数民族谚语分类词典》编写组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版。100万字。系“汉语语言系列工具书”之姊妹篇。收录中国藏、蒙古、回、维吾尔等55个少数民族谚语近1万条,按意义类..

《西双版纳民族谚语集成》

《谚语分类词典》

《谚语分类词典》:李庆军编着。黄山书社1991年11月版。60万字。以古谚为主,兼采今谚,共4500余条,连同副条约有5700条。分人事、人物、人世、修养、家庭5等类;每类又分若干小类(如“修养类”分“立志守节”、“实践磨炼”等..

《康巴谚语精选》

《康巴谚语精选》: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群艺馆搜集整理。青海民族出版社1991年7月藏文版。50万字。选收青海玉树藏族地区广为流传的藏族谚语4100条,分“政事篇”、“人生篇”、“自然篇”、“生产篇”、“道德篇”、“..

《中国古代谚语词典》

《中国古代谚语词典》:何学威编着。湖南出版社1991年5月版。39万字。收入先秦至清末谚语以及部分与谚语交叉、借用现象比较明显的俗语共2500余条,按内容分15类:时政、社交、事理、修身、生活、家庭、情感、军事、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