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洧》 :
一首描写郑国男女在河边赏游、修禊的诗。反映了仲春三月上巳节之时,郑国都城附近溱水、洧水之滨游春的习俗。《太平御览》引《韩诗章句》说:“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辰,于此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祓除不祥,故诗人愿与所说者俱往观之。”考察诗歌内容,其产生背景当与《出其东门》《东门之墠》《野有蔓草》等诗相似。关于创作时间,郑玄《诗谱》据《郑风》编排次序立论,以为在郑厉公(前700~前673)时期。
全诗两章,每章十二句。诗人以富于抒情的笔触,通过重章叠句、反复吟唱,描绘出冰雪融化、风和日丽之际,青年男女相约去郑国都城郊外的溱水和洧水边踏青游春、互达情意,人与自然一派春意盎然的风光。诗歌以叙事和对话生动鲜活地表现了当时场景,如此贴切自然,诚挚愉悦,诗人当是这欢会男女中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