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亭冤传奇》

    《轩亭冤传奇》 :

作者韩茂棠,署名萧山湘灵子。有上海振新图书社1912年石印本,又刊《女报》临时增刊《越恨》,1909年9月28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张庚、黄菊盛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戏剧集一》均收录。

全剧共8出,写秋瑾立志光明女界、在学堂演说放足、游学东洋、拥护立宪、参与创办《女报》、担任学校教员、被认作革命党而被俘、殒命轩亭口等事迹,以虬髯客、吴竞雄哭奠秋瑾,并欲至东洋召开追悼秋瑾大会为终。全剧重点在于描绘秋瑾种种热心爱国救国行动,剧中的秋瑾不仅在男女平权的斗争中尽己之力,更有志挽救国家危亡。韩茂棠在《叙事》中称赞秋瑾“抱不可一世之气概,雄姿豪骨,视人间无复有艰难事,其气足以薄风云,其勇足以惊天地,其义足以格鬼神,其事业刺激于多数汉族之脑中”。表明作者能够领会秋瑾从事的反清革命事业对汉族同胞的特殊意义,剧中对秋瑾的排满言行的掩饰甚至是极力否认则是作者故意为之。剧作为渲染秋瑾之冤,一方面对她的革命主张进行曲解,将她这样一位坚定的革命者改写成君主立宪制拥护者,高呼“是国君要重民权,是国民要重君权”;另一方面则刻意模仿关汉卿《窦娥冤》中的描写,让秋瑾在被捕时“一路哭介”,或者“伏地泣介”,或者“披发挥泪”,反复痛骂官吏:“哎呀!你你你这糊涂东西,竟把侬认作革命党了,兀的不痛煞人也!”“糊涂糊涂,你这糊涂狗官,竟把我认作革命党了。”这些描写虽有助于激起观众对野蛮官吏的愤恨和对秋瑾遇害的同情,但与秋瑾所具有的舍生取义、虽死未悔的革命献身精神发生了较大偏差。

卷首有作者《叙事》,作者自言为秋瑾冤狱所感,“觉有千万不可思议之感想,横梗于胸中”“吾谱《轩亭冤》,恍若有眉轩轩、目炯炯、风致绝世、神光逼人之秋瑾灵魂侍立吾侧,哀泪滂沱。吾热血喷涌,吾于是一投笔东向望越城,乃沉沉焉,睊睊焉,志其里居,详其姓氏,叙其遗事,述其冤情。合古今未有之壮剧、怪剧、悲剧、惨剧,迭演于舞台,以激励我二百兆柔弱女同胞”。据篇末作者《丁未九月九日〈轩亭冤传奇〉告成因题七绝八首于后》诗,可知此剧完成于光绪丁未九月九日,即1907年10月15日,距秋瑾同年7月15日被害恰好3个月,是秋瑾殉难题材剧作中较早的一部,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局势、政治时事的密切关注。

为您推荐

《维新梦传奇》

《维新梦传奇》 : 由署“惜秋”(欧阳淦)、“鲫士”“旅生”“遁庐”合撰。共16出。第1~6出署“惜秋填词”,第7出署“鲫士倚声”,第8~14出署“旅生续稿”,第15~16出署“遁庐补剩”。原载《绣像小说》第1~6、9、..

《开国奇冤传奇》

《开国奇冤传奇》 : 作者原署华伟生,实际作者应为谈善吾。谈善吾曾在《民立报》1912年2月22 日(第486号)至6月13日(第598号)连载《剖心记传奇》,而《开国奇冤传奇》与《剖心记传奇》在出数、出目、内容等方..

《童子军传奇》

《童子军传奇》 : 作者署名遁庐,真实姓名与生平籍里不详。共24出。原载清光绪三十年(1904)至三十一年刊《绣像小说》第29至54期,有民国间商务印书馆单行本(与《云萍影》合刊)。剧写芒砀山少年葛天常聚集一..

《劫灰梦传奇》

《花木兰传奇》

《花木兰传奇》 : 作者陈栩,署名天虚我生。共16出。载《申报》1914年8月30日~31日、9月1日~30日、10月1日~23日。此剧系根据《木兰诗》及民间流传之其他关于花木兰替父从军故事增饰编写而成。由第1出《传..

《合浦珠传奇》

《合浦珠传奇》 : 12出。林纾著。商务印书馆1917年印行。“合浦珠”典出《后汉书·孟尝传》,寓物归原主及仁义清廉之意。该剧情节极为曲折生动。《家祭》《避雨》《问额》《别母》4出写陈伯沄家贫而有..

《断头台传奇》

《断头台传奇》 : 作者署名憾惺,真实姓名及生平事迹不详。共4出。原载清光绪三十年(1904)刊《中国白话报》第13期、第14期、第16期、第18期。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张庚、黄菊盛主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