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无恙 :
江苏常熟人。拜金叔远为师。工诗擅画,喜作花卉,画重在写意,飘逸淡雅。幼年时,家道殷实,钱仲联称他为“少任侠,肥马轻裘,颇自得”。中年始刻苦求学,发奋读书。酷爱诗词,吸取李商隐、李贺、陈与义、厉鹗等人诗作的特色及长处,悉心练赋,尤擅短篇,作品“淡雅中时出古艳”。其诗早年学李商隐,深情绵邈,晚年诗风透出洒脱灵性。虽从西崑体入手,但能摆脱陈法,并无华藻虚情的格调。他游历名山大川,足迹遍及吴会,两登黄山,北历燕齐,东渡日本,与国内外文人学者交游,学识、阅历日益深博。其诗文公开刊行的有《无恙初稿》《无恙续稿》《无恙三稿》《光天集》《便埋庵集》,词集有《虚廓词》,后经钱仲联和表弟祁薇谷据原稿校辑,纂成《无恙后集》。还著有杂文《木兰词考》等若干篇,《海国丛谈》及读书笔记若干卷,散见于《青鹤》《学海》《同声》等杂志。在内地和香港先后出版过《常熟杨无恙、武进汤定之、贵阳姚茫父三家书画集》《杨无恙、宜古愚、汤定之、姚茫父画选》,单独行刊的有《扇面》《草窗词髓》两种彩色画册。
杨无恙品性高洁,热爱祖国。淞沪战争爆发后,在港口一带发动民众做草鞋,送军衣,慰问抗日将士。并写下许多诗作,控诉侵华日军的罪行,热情讴歌抗日将士的英雄业绩。沦陷时期,穷困潦倒,友人董康任汪伪最高法院院长,邀其出任汪伪最高法院秘书长,许以高薪,遭其拒绝。并写下“龙头莫更招根矩,涧愧林惭鹤肯来”的诗句(“龙头”“根矩”分别指三国时的华歆、邴原),表示耻于伪职,两人随即绝交。其挚友梁鸿志做汉奸后,便与梁断然绝交,说:“吴越异路,请从此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1952年春,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