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

    《出师表》 :

三国蜀诸葛亮撰。原文见于《诸葛亮集》,陈寿《三国志·蜀志》据此收入本传,篇题或为后人所加,萧统《文选》卷三十七列入“表”类,已用此题。此文作于蜀后主刘禅建兴五年(227),当时诸葛亮已平定南方,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即此《出师表》。表中诸葛亮给刘禅推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并且要他修明内政,重兴汉室。这篇表文吐露了诸葛亮对蜀汉的一片忠诚,不作雕饰,自然动人。

在此表中,诸葛亮以长辈身份告诫刘禅,不能简单以君臣关系看。本文可分两段,前段嘱咐刘禅于宫中、府中,俱要公平对待,由此而申其“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所言均古今通理,却正是汉以来之积弊。以两汉之事为戒,是此文一大特点。北伐中原,临战而谋定,诸葛亮胸有成竹,所需交待者,唯后方朝廷。故本文反复叮嘱后主要公平对待宫、府,具体体现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后段语气一转至自己受刘备殊遇,遂许托付。

绣像插画《伐中原武侯上表》

表文论述严谨,逻辑严密,具有较强烈的感染力量。全文自始至终,紧紧围绕先帝着笔。文章开篇便提“先帝”,先帝中道崩殂,而将士犹然不懈于内,忘身于外者,欲追先帝之殊遇,而思报后主者,亦是报先帝之恩。教训刘禅要开张圣听,也是为了光先帝之遗憾。宫中、府中诸人事安排,亦是先帝简拔、试用过,并以遗后主者。引两汉史事以教训后主,亦是刘备生前的意思。前半以“先帝”责后主,后半以“先帝”责己,而责己亦为责后主。

诸葛亮是政治家,且与曹操之能文不同,所以此表不以能文辞胜,但是情至之文,如明人郭明龙评云:“忠义自肺腑流出,古朴真率,字字滴泪,与日月争光,不在文章蹊径论也。”(《文选集评》卷九)然此文仍带有汉末骈整的特点,全文骈散相间。此文前段重说理,后段重抒情,说理公明清峻,抒情沉郁顿挫,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尽忠报国的赤诚之心。

文彭《出师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