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成己

    段成己 :

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与兄段克己齐名,时号“稷亭二段”。兴定二年(1218),段氏兄弟赴试汴京时,礼部尚书赵秉文以“二妙”称之,并大书“双飞”二字以赠。正大七年(1230)进士及第。授宜阳簿。同年冬,宜阳陷,因而归乡。天兴三年(1234)金亡,段氏兄弟逃往龙门山中,隐居将近十年之久。其间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蒙古宪宗二年(1252),段成己移家平阳,为儒学教授。中统二年(1261)任平阳路提举学校官。元至元十九年(1282)卒,年84岁。

段成己为金末元初著名的文人群体“河汾诸老”的成员之一。工于作诗,词犹高妙。其诗“大抵骨力坚劲,意致苍凉”,“盖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者也”。段氏兄弟的现存诗词大部分作于隐居林下、组织诗社活动时,内容主要是宴集唱酬、饮酒作诗、贺喜吊丧、读书遣闷、出游散步、咏物题画,全面地表现了他们后期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趣。段成己《和答木庵英粹中》:“四海疲攻战,馀生寄寂寥。花残从雨打,蓬转任风飘。有兴歌长野,无言立短桥。敝庐犹在眼,殊觉路途遥。”抒发了身逢乱世、隐逸林泉的寂寥情怀,折射出超尘脱俗、愤世持节的襟抱志趣。《寒食后有感而作》反映了诗人穷愁潦倒的窘态,寄寓着对个人身世的无限感慨。

段氏兄弟皆曾有诗文集流传于世。元大德年间,房祺编金末元初河汾地区的8位文人之诗为《河汾诸老诗集》,共8卷,其中第6卷收录段克己诗9首、第7卷收录段成己诗20首。《河汾诸老诗集》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粤雅堂丛书》本、《金元总集》本等版本,今有张正义和刘达科校注本(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元泰定年间,其孙段辅编二人诗词为《二妙集》8卷,其中诗6卷、词2卷。共收录段克己诗115首、词67首,收录段成己诗187首、词63首。《二妙集》有《四库全书》本、《石莲庵汇刻九金人集》本、民国山西书局本等版本。以上两种合集中所收段氏兄弟的诗作互有重复。清人郭元

为您推荐

宗端修

宗端修 : 汝州(今河南汝阳)人。曾为太学诸生,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及第,调唐州司侯。后历任巩州通西令、同州观察判官、洪洞令。明昌年间,补尚书省令史。承安元年(1196),擢监察御史,直言极谏,元妃李氏兄弟干政,..

《辽东行部志》

《辽东行部志》 : 王寂(1128~1193),字元老,河北玉田人。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历任祁县令、通州刺史、户部侍郎、谏官、提点辽东刑狱、中都路转运使等职。明昌元年(1190)二月至三月,王寂以辽东提点刑狱巡视..

祝简

祝简 : 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北宋政和间进士,政和七年(1117)除洺州教官。靖康之变后,入伪齐,仕为宣教郎、太常博士、兼值史馆。阜昌三年(1132),祝简向刘豫进献《国马赋》,极陈马的作用,刘豫特批祝简可减二年磨勘..

《二妙集》

朱自牧

朱自牧 : 棣州厌次(今山东惠民)人。皇统二年(1142)辞赋进士,为宁海判官,后任鄜州(今陕西富县)某县县令,入为省掾。大定初,任葭州(今陕西佳县)晋宁军节度使,故元好问称其为朱葭州。有诗名。《中州集》卷二入选其..

朱之才

朱之才 : 福昌三乡(今河南洛宁)人。北宋崇宁二年(1103)进士,曾出仕江南。靖康之变后,入伪齐,为谏官,因直言被黜泗水令,后闲居于嵫阳(今山东兖州)。有《霖堂集》(佚)。朱之才有诗名,《中州集》卷二入选其诗17首,颇多..

朱澜

朱澜 : 朱之才之子。约生于金天会七年(1129)。大定二十八年(1188)进士及第,时年六十,意气不少衰。为诸王文学,后迁应奉翰林文字、国史院编修、终于翰林侍制。在翰林院期间,得到翰林学士党怀英、赵沨等人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