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成己 :
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与兄段克己齐名,时号“稷亭二段”。兴定二年(1218),段氏兄弟赴试汴京时,礼部尚书赵秉文以“二妙”称之,并大书“双飞”二字以赠。正大七年(1230)进士及第。授宜阳簿。同年冬,宜阳陷,因而归乡。天兴三年(1234)金亡,段氏兄弟逃往龙门山中,隐居将近十年之久。其间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蒙古宪宗二年(1252),段成己移家平阳,为儒学教授。中统二年(1261)任平阳路提举学校官。元至元十九年(1282)卒,年84岁。
段成己为金末元初著名的文人群体“河汾诸老”的成员之一。工于作诗,词犹高妙。其诗“大抵骨力坚劲,意致苍凉”,“盖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者也”。段氏兄弟的现存诗词大部分作于隐居林下、组织诗社活动时,内容主要是宴集唱酬、饮酒作诗、贺喜吊丧、读书遣闷、出游散步、咏物题画,全面地表现了他们后期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趣。段成己《和答木庵英粹中》:“四海疲攻战,馀生寄寂寥。花残从雨打,蓬转任风飘。有兴歌长野,无言立短桥。敝庐犹在眼,殊觉路途遥。”抒发了身逢乱世、隐逸林泉的寂寥情怀,折射出超尘脱俗、愤世持节的襟抱志趣。《寒食后有感而作》反映了诗人穷愁潦倒的窘态,寄寓着对个人身世的无限感慨。
段氏兄弟皆曾有诗文集流传于世。元大德年间,房祺编金末元初河汾地区的8位文人之诗为《河汾诸老诗集》,共8卷,其中第6卷收录段克己诗9首、第7卷收录段成己诗20首。《河汾诸老诗集》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粤雅堂丛书》本、《金元总集》本等版本,今有张正义和刘达科校注本(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元泰定年间,其孙段辅编二人诗词为《二妙集》8卷,其中诗6卷、词2卷。共收录段克己诗115首、词67首,收录段成己诗187首、词63首。《二妙集》有《四库全书》本、《石莲庵汇刻九金人集》本、民国山西书局本等版本。以上两种合集中所收段氏兄弟的诗作互有重复。清人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