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洪渊 :
四川邛崃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著有诗与诗学合集《女娲的语言》,散文体诗学专著《墨写的黄河》,多文体文化哲学《汉诗红移》等。当第三代诗人发起后现代主义诗潮时,任洪渊主张新汉语诗学。认为“我们走进的只是前人的语言世界。我们只不过在前人的文字中留恋往返。我们越是陶醉,就离自然界的真实和生命本体的真实越远”。
他主张诗歌“对西方现代主义与东方古典诗学双重超越”,倡导复活汉语语词的活力,挣脱母语的羁绊,发出原创性呼喊。任洪渊通过“诗言说”和“言说诗”的方式,在汉语言中找到了最后的精神家园:“文化/生命”,展开了关于“人类文化的一切都是语言各种形态”命题的思考。代表性作品如《司马迁的第二创世纪》《项羽,他的头、剑、心》《伍子胥,他用最黑的一夜辉煌了一生》《孙膑断足,没有凯旋的穷追》等,用现代语言诗歌形式挖掘古汉语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内涵和全部的历史与生命。
任洪渊的诗歌不仅传达出意境的美,而且在每个汉字中传达着他特有的语言理想和文化理想,希望透过历史去寻找生命之源,从逻辑理性的压迫中重新寻回生命原初的活力:热情、想象和创造精神。
《女娲的语言》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