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主脑 :
语出李渔《闲情偶寄》,其专有“立主脑”一节,共3次谈到主脑,而其含义所指并不一致。因此李渔戏剧理论的立主脑命题,亦应从3个层面理解。①“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此处之意,是从“古人作文”引伸出来,将其移植到戏剧创作理论领域进行具体运用,这是李渔对戏剧理论的重要贡献。此所谓“作者立言之本意”,乃今之“立意”或主题思想,即作者写戏的目的,正是剧作家要表现的主题。②一本戏有无数人名,“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故“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李渔所谓主脑,又指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同时李渔在“减头绪”一节中还提出了一条重要的结构原则——“一线到底”,所以立主脑还有一个剧本“始终无二事,贯穿只一人”的意思。③结合李渔所举的两个典型例证——《琵琶记》蔡伯喈之“重婚牛府”和《西厢记》张君瑞之“白马解围”进行分析,则又可将主脑理解为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和关键情节,即对戏剧矛盾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重要情节。
由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缺乏自觉的体系意识、没有显性的理论结构的特点,所以整合李渔关于立主脑的多处论述,方可得到这一命题的完整理解,即从剧本的思想内容看,主脑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从剧本的故事情节看,主脑即“一人一事”;而从戏剧矛盾看,主脑即决定戏剧情节转折发展的契机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