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②

茅盾文学奖 : 1981年3月27日,中国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主席茅盾(沈雁冰)同志在北京逝世。3月29日新华社发表电讯,沈雁冰在他病危的时候,决定将自己积存的二十五万元稿费捐献给中国作家协会,作为设立一项长篇小说奖金的基金,用来奖励每年全国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中国作家协会根据茅盾同志的遗愿,把这项奖命名为茅盾文学奖,原定每3年评选一次。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当代文学中唯一一项的长篇小说大奖。1982年,中国作协举办了首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活动,从1977年至1981年间的作品中评出6部长篇小说获奖。它们是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魏巍的《东方》,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二卷),莫应丰的《将军吟》,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古华的《芙蓉镇》。1985年,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揭晓。从1982年至1984年间的作品中评出3部长篇小说获奖。它们是李准的《黄河东流去》(上、下集),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刘心武的《钟鼓楼》。1991年,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评出。从1986年至1988年间的作品中评出5部长篇小说获奖。它们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凌力的《少年天子》,孙力、余小惠的《都市风流》、刘白羽的《第二个太阳》、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获荣誉奖的有肖克的《浴血罗霄》,徐兴业的《金瓯缺》。茅盾文学奖的设立和评奖,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发展和繁荣,是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为您推荐

寻根文学②

寻根文学 : 寻根文学是紧接着伤痕、反思、改革的文学浪潮而涌现的一股新的有意识有理论主张的文学潮流。1985年前后,青年作家韩少功、阿城、李杭育、郑万隆、郑义等人,连续发表理论文章,张扬“文化寻根”的旗帜。所谓..

改革文学②

改革文学 : 在80年代的改革大潮面前,文学理所当然地要反映改革,塑造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创业英雄形象。继伤痕、反思文学之后,改革文学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成为一度时期文学的主流。1979年,蒋子龙发表的《乔厂长上任记..

伤痕文学②

伤痕文学 : 它是指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当代文坛最先出现的那些以揭露十年内乱造成中华民族历史悲剧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这是经过十年的被窒息被压制,文学从痛苦中觉醒后的情感大爆发。它是在拨乱反正的时代背景下,在..

军事文学②

台湾留学生文学②

台湾留学生文学 : 留学生文学一般是指台湾旅美作家描写台湾留美学生生活的文学。广义地理解,那些在题材内容上较为广泛,不仅写留美学生生活,而且写美籍华人的生活的作品,也包括在留学生文学的范畴内,因为这些作品与反..

台湾女性文学②

台湾女性文学 : 台湾女性文学泛指台湾女作家所创作的反映妇女命运和人性解放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五六十年代是女性文学的起步和发展期。除了活跃于文坛的一些来自大陆的女作家,那些具有良好文化教养、不承担在外谋生职..

报告文学②

报告文学 : 现代散文的一个品种,属于文学与新闻的边缘性体裁。它以记事为主,不同于侧重议论的杂文,也有别于侧重抒情的美文。它一般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及时地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