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 : 北宋书法家、画家。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原籍太原,后徙湖北襄阳,晚年居江苏,故得称号。官至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天资高迈,性格萧散,善绘山水,不受前人归程、规法约束,其作画“信笔作之”、“不取工细,意似便已”,独创意趣,自成一家。他创造“米点山水”,以浑圆凝重的横点,错落排列,连点成线,以点为皴,干湿兼用,辅以渲染。其子米友仁,字元晖,继承家学,作山水多点染烟云,草草而成,另具风格,自题其画为“墨戏”,画史上称父子二人为“二米”,创山水画派,人称“米点山水”。“春烟半壁米家山”,诗句,形象刻划出米家山水绘画风格。米芾又是书法家(宋四家之一)书法源于“二王”,奇逸飞动。小楷笔画端谨,字如蝇头,行书自上至下,其宜如线,宋·徽宗称赞谓“名下无虚士”。据考绘画已无真迹传世,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春山瑞松图》,可能为宋人仿作,虽有“米芾”字款,认为是后人所加,其他所存《溪山雨霁》、《云山》等图,恐系后人所为。台湾所藏《蜀素贴》,故宫博物院所藏《珊瑚贴》以及《米书千字文》等均为传世书作。著有《画史》、《书史》、《宝章待访录》等传世。
米友仁的画迹《潇湘奇观图》,现藏故宫博物院,该画用水墨描画江上云气涨漫,出没冈岭,春雨初霁,苍茫淋漓的潇湘自然景色。相传米友仁“享年八十(1086—1165),神明如少壮时,无疾而逝”,在宋朝年间,“七十古来稀”,八十可称“长寿星”。
米芾行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