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 : 文体名。班固《两都赋序》说:“赋者,古诗之流也”。赋用作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荀卿的《礼赋》、《知赋》等,到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讲究辞采、韵节,兼具诗与散文两种性质,盛行一时,亦称为“新体赋”、“汉大赋”。后来演化成“骈赋”、“律赋”、“文赋”等不同类型。《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与诗其比,赋的特点首先在于注重“体物”,摹写事物。所以陆机《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鲜明地区别了诗与赋两种文体的不同。赋在内容上注重通过“体物”以“写志”,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形和内理,在语言上注重华丽的词藻和绚丽的色彩。赋也讲究声韵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法和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灵活运用排比、对偶、拟人、重叠等多种修辞方法,形成自由而严谨、流动而凝固的文体。赋可以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这是赋体在内容上的要求。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