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 : 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家居昌谷(宜阳境内)。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至贺家世已衰,生活贫困。童年即能词章,深受韩愈、皇甫湜等赏识,又与沈子明等人友善。因避文讳,不得应进士举,韩愈曾为之作《讳辩》。仕途不得意,一生只做了3年奉礼郎便郁之而死,年仅27岁。李贺一生,以诗为业。所作古诗、乐府,极少近体律诗。内容上多批判现实,慨叹身世之作。诗中常流露出悲愤的感情。如《猛虎行》、《荣华乐》等诗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昏庸;《吕将军歌》、《感讽六首》等抨击宦官专权,同情贤才失意;《老夫采玉歌》等,表现人民的疾苦。这些诗感情真挚,寓意幽远。还有一些诗感慨怀才不遇,抒发忧愤之情,如《浩歌》。在艺术上,他继承了浪漫主义传统,吸收了古乐府、南朝宫体诗的营养,也接受了韩愈等人的影响,而自加熔铸,从诗歌形象、意境到辞语,刻求新意,尤其善于用神话传说和奇特的想象、浓重的色彩、富于象征性的语言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并对后世产生一定影响。但有的诗过于求新、求奇,而流于晦涩荒诞。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李贺诗歌集注》较全。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