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正是吐黄时

相思正是吐黄时 : 通讯。作者连锦添。选自《人民日报》。讲述台湾同胞思念祖国大陆的感人故事。闽粤沿海生长着一种树,它在海风中袅娜起舞,迎风吐出一串串小黄花。据说它是从台湾飘过来的,名叫相思树。一位姓张的老兵在20世纪40年代末从大陆去台湾,38年来独自一人过着凄苦的单身生活。每逢中秋,他都要在桌上放一副空碗筷,对月独酌,默默地思念远在大陆的母亲。如今,张先生终于可回家探亲了,他激动得老泪纵横,以粗糙的手写下一个歪歪斜斜的式子“38×365=?”。在他那因多次折叠而磨损的信封里,夹着一枚枯黄的相思树叶。这样的故事在前来尖沙咀中旅社办理探亲手续的台湾同胞中,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文章以美好的植物寄托真挚的情思,给这篇通讯增添了不少诗意。

为您推荐

觅渡,觅渡,渡何处?

觅渡,觅渡,渡何处? : 散文。作者梁衡。选自《中华儿女》。作者由瞿秋白纪念馆前的觅渡河引起联想,追忆了瞿秋白追求真理的一生。瞿秋白文才出众,在上海大学讲课时,听者如云;他画技超群,石印水平堪称一流;他还是一名优秀..

东方风来满眼春

东方风来满眼春 : 报告文学。作者陈锡添。选自《深圳特区报》。报道邓小平同志南行深圳的重大事件。1992年1月,八十高龄的小平同志在家人陪同下赴深圳特区考察,这是他继1984年之后第二次踏上深圳热土。他不顾舟车劳顿..

飞到联合国总部的神奇石块

飞到联合国总部的神奇石块 : 报告文学。作者张胜友、章世敏。选自《报告文学》。讲述篆刻艺术家蔡天石身残志坚,刻苦习艺,终成正果的感人事迹。1982年的某一天,联合国总部收到一枚用青田石精雕而成的篆刻印章。面对那..

王选的选择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 作者杨振宁。选自《名人演说大全》。在这篇演讲中,杨振宁博士对21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充满了信心。他认为,明代初年郑和七下西洋的史实证明在15世纪前中国的技术比欧洲先进。但是从15..

追求社会和谐与文化进步

追求社会和谐与文化进步 : 作者邓朴方。选自《人道主义的呼唤》。本文作者邓朴方是邓小平的儿子,“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受迫害,一夜之间从一个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变为残疾人,亲身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艰难和社会对残疾..

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化作用

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化作用 : 书信。作者叶朗。选自《人民日报》。这是著名美学家叶朗给一位中学教师的回信,信中针对该教师“学文科没用吗?”的提问,指出了人文学科的重要作用。书信谈到,由于人们错误地将大学教育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