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惊诧”论

“友邦惊诧”论 : 杂文。作者鲁迅。选自《二心集》。这篇文章是鲁迅杂文风格的典型代表。具有很强的战斗力。作者针对国民党当局逮捕和枪杀爱国学生,并发表通电对爱国学生运动大肆污蔑的卑劣行径,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驳。在行文结构上,先树敌论,列出电文的内容,然后层层驳斥、步步推进,运用强烈鲜明的对比和排比、反复的句式,以模拟、传神的语气和辛辣、讽刺的笔触,将国民党当局丑恶嘴脸下掩盖的真实面目揭露得一清二楚,更将他们的荒谬和反动批驳得体无完肤。文中有许多精彩的句子,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为您推荐

变了个人

变了个人 : 小说。作者老舍。选自《骆驼祥子》。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这段小说描写了祥子的变化。祥子对生活开始心灰意冷,于是变成无赖、滑头,常常麻醉自己,动不动就斗殴。他整个人生观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谈《战国策》

谈《战国策》 : 说明文。作者朱自清。选自《经典常谈》。这篇文章用最简单平易的语言简练生动地介绍了《战国策》的内容,包括当时各国间的战争、外交、学术和重要的代表人物等。《战国策》是一部距离现在十分久远的史..

故乡

故乡 : 小说。作者鲁迅。选自《呐喊》。故乡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是一个遥远而美好的梦,永远都是我们心底最温柔的角落。可是当鲁迅多年以后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时,却发现一切都与童年的故乡不一样了。那西瓜地里的小英..

我的母亲<sup>③</sup>

我的母亲<sup>①</sup>

我的母亲① : 散文。作者胡适。选自《胡适自传》。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个抹不去的影子,那就是自己的母亲。不管她是温柔的、和气的,还是严厉的、唠叨的,她对孩子的爱都是最无私、最伟大的,也是没有什么能比..

创造宣言

创造宣言 : 议论文。作者陶行知。选自《陶行知教育论著选》。这是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讲稿。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解说了创造之可贵。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但“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

最后一次演讲

最后一次演讲 : 演讲稿。作者闻一多。选自《闻一多全集》。1946年7月11日,爱国人士李公朴先生被国民党暗杀,国民党企图掩饰他们的罪行,造谣说李先生是死于“桃色事件”,这引起了众多进步人士的极大愤慨。在李先生的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