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智断寺僧案

李德裕智断寺僧案 : 甘露寺众僧控告主事僧吞没寺内藏金。谓历任主事者都将寺内金银登记在帐册上,但现在帐簿上徒见空文,不见分文,定是被主事僧吞没无疑,因此请求李德裕判定其罪。审问时众口一词,该僧无从辩解,只得认罪。但德裕思虑再三,觉得其中必有隐情,于是召其面讯。原来该僧受到诬枉,帐册只是一本空帐,而实际上并无金子。由于该僧性情孤高,所以众僧便以此为由合力排挤他。德裕知道情由后,便命众僧分别用泥土捏成藏金模型,用来验证。众僧于无可奈何之下,不得不承认诬枉好人之罪。冯翊《桂苑丛谈》:“髡人乃其实以闻,曰:‘居寺者乐于知事,前后主之者,积年以来,空交分两文书,其实无金。群众以某孤立,不杂辈流,欲乘此挤排之。’因流涕不胜其冤。公乃悯而恻之曰:‘此固非难也。’俯仰之间,曰:‘吾得之矣。’乃立召兜子数乘,命关连僧入对事,咸遣坐兜子中,下帘子毕,令门不相对,命取黄泥,各令模前后交付下次金样,以凭证据。僧既不知形段,竟模不成。公怒,令劾前数辈,皆一一伏罪,其所排者遂获清雪。”

为您推荐

李德裕由宦官杨钦义入相

李德裕由宦官杨钦义入相 : 史书记载李德裕为淮南节度使时,监军杨钦义奉召回京,都说这一去将做枢密使,但德裕待他同平日没有什么两样,杨钦义很不满。过几日德裕单独宴请钦义,还送了重礼,钦义大喜。可是钦义行至半路,奉..

刘三复得李德裕赏拔

刘三复得李德裕赏拔 : 刘三复,润州句容(今属江苏)人。少时聪明过人,善作文,父丧,事母至孝。乡试不第。长庆中以文谒李德裕,德裕爱其才,荐其登第,后辟为属吏。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李德裕镇浙西,有刘三复者,少贫,..

牛李一言构衅

牛李一言构衅 : 传说牛僧孺和李德裕最初并无嫌隙,相互友善。一次,两人一同参加宴会时,牛僧孺戏称德裕为“纨袴子弟”。德裕为宰相之子,不愿同诸生一起参加考试,以门荫得官,而僧孺系进士出身,因此便对僧孺怀恨在心。两..

刘言史与王武俊为文武之会

李德裕一生食万羊

李德裕一生食万羊 : 传说李德裕一生食满一万只羊,即福禄尽而灾祸生,无计摆脱,哪怕没有真的吃满万数,只要名义上属于德裕,如凑足万数,也会吉去凶来。后来果然贬死于崖州。张读《宣室志》卷九:“相国李德裕为太子少保,..

韩愈面试少年李贺

韩愈面试少年李贺 : 传说李贺七岁时即以诗闻名京师。韩愈和皇甫湜读到贺诗以为古人所作,及听说系七岁童子所为,便同赴贺家面试。李贺一挥而就《高轩过》,中有“笔补造化天无工”句,二人方知李贺诗名不虚。王定保《唐..

刘言史受微禄不得寿

刘言史受微禄不得寿 : 刘言史淡于仕进,曾辞谢王武俊请授的县令之职。因诗名甚大,得到当过宰相的汉南节度使李夷简的敬慕。夷简以重礼赠送王武俊,聘请言史到自己幕府,待为上宾,诗歌酬答,甚为相得。后应下属坚请,并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