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百读不厌

论百读不厌 : 议论文。作者朱自清。选自《论雅俗共赏》。就“百读不厌”是不是作品评价的标准这一问题,作者谈古论今,广泛、深入地展开了论述。从“百读不厌”这个词的来源、含义的研究,到诗文、小说使人百读不厌的原因,一一做了分析。苏东坡有《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开头两句是“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百读不厌”就出自这里。这诗句原是安慰和勉励那考试失败的安惇秀才的话,劝他回家再去安心读书,说“旧书”不嫌多读,越读越玩味越有意思。这里着重在那读书的人,而简化成“百读不厌”这个成语,却就着重在读的书或作品了。接着作者分析了所在时代诗文小说失去吸引力的原因。作者善于把握文学与时代和社会生活的联系,论证十分开阔、全面。

为您推荐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 小说。作者老舍。《骆驼祥子》讲述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在日益凋敝衰败的农村无法生存下去,便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生活。他选中拉洋车,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

渐 : 散文。作者丰子恺。选自《缘缘堂随笔》。标题所谓“渐”,是指一种不为人觉察的缓慢变化。作者认为,人世间阴阳潜移、春秋代序,物类的衰荣生杀,无不暗合于“渐”这一法则。人在不知不觉中由天真烂漫的孩子变成野..

“文化大革命”中的丰子恺

“文化大革命”中的丰子恺 : 丰子恺早年师从李叔同(即弘一大师)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一生面对各种磨难时始终能够保持从容平和。“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他已69岁。大字报,逼供信,关“牛棚”,下..

丰子恺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 作者邓小平。选自《邓小平文选》。本文是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谈话涉及三个问题:一是明确指出香港问题是中国的主权问题,中国1997年将收回香港。二是表示..

茶馆

茶馆 : 话剧。作者老舍。选自《老舍文集》。描写了北京裕泰大茶馆从清末至抗战胜利以后五十多年间的盛衰史。主人王利发精明能干,裕泰茶馆在同行中一枝独秀。三教九流齐聚茶馆,演绎出种种奇闻怪事。太监要娶大姑娘,人..

谈治学

谈治学 : 议论文。作者夏衍。本文是作者为《浙江日报》编辑部编的《学人谈治学》一书所写的“代序”,作者从自己和名人学者治学的成功经验出发,对青年们怎样治学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一是治学的基础要广泛而坚实。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