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七月

黑色的七月 : 报告文学。陈冠柏著。副题为“关于中国高考问题的思索”。发表于《文汇月刊》1986年第11期。本文以每年上千万人参与竞争角逐的七月高考为题材,描述了一幅幅令人心悸的画面:风油精熏透的模拟考场,在题海边立了墓碑的物理老师,第八次为高考而凄苦拼搏的年轻人,身患重病仍让老师背进考场的落榜者,屡试屡折弃家出走的小伙子,考场白线外异乎寻常的陪考队列,校长教师们因“剃光头”而无声的守夜,分数线内各显神通的条子战,再度集结的高考复习大军。全文19个小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有关高考社会心态的记录。最后还以立交桥前的思索,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分流”设想,并发出深情呼吁:“把选择留给青年,把安宁还给家庭!”这是一篇揭露时弊、发人深省的报告文学。

为您推荐

西部在移民

西部在移民 : 报告文学。麦天枢著。发表于《人民文学》1988年第5期。全文分为三篇:上篇“上帝的弃儿”,中篇“艰难的选点”,下篇“另一种富饶和另一种贫困”。作品描述了中国当前西部流动与迁徙的情景,展现了一部让人..

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

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 : 报告文学。中国深圳市委宣传部写作组集体创作,陈秉安、胡戈、梁兆松执笔。海天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作品揭示了深圳在短短10年内,由一个小渔村变成一座美丽的现代化城市的奥秘。1980年8月,深..

黑奴吁天录

黑奴吁天录 : 七幕话剧。曾孝谷编剧。作于1907年。此剧根据斯托夫人的小说中译本(原名《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开头部分改编。聪明、刚烈的黑奴哲而治被主人韩德根租给威立森工厂。他发明了一种机器,获得工厂主威立森的..

幽兰女士

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

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 : 多场次话剧。田汉编剧。发表于1932年7月《文学月报》第1卷第1号。故事发生在“九一八”后的上海,重点描写几个女作家的生活与工作。她们中有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凌云,有积极参加抗日工作的黄蔷、..

乱钟

乱钟 : 独幕活报剧。田汉著。写于1932年1月。同年11月收入上海湖风书局出版的《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剧本集。故事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夜,沈阳东北大学宿舍。一群有正义感的学生,眼看日本鬼子在自己的国土上横行霸道,..

琳丽

琳丽 : 三幕诗剧。白薇编剧。作于1925年,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写一个女子的爱情悲剧。女主人公琳丽由于遭遇不幸陷入寂寞之中,感到人生的虚无。这时,艺术家琴澜点燃了她的爱情之火,把她从“荒凉的古井中救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