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

雨巷 : 抒情诗。戴望舒作。载于《小说月报》1928年19卷8号。是作者的早期成名作,诗人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称。全诗共七节,写诗人在梅雨季节的江南小巷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化用唐李商隐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和南唐李璟的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以丁香结象征愁心,创造了一个含着愁怨的姑娘这一抒情形象。诗人又将当时黑暗而又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并由此创造了一个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这是当时一部分青年理想幻灭后痛苦和追求的心境的写照。作者运用象征主义方法,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从而收到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全诗诗节整齐,音韵和谐,利用诗句的复沓起到乐句反复的作用,增强了抒情色彩。叶圣陶称赞此诗“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为您推荐

汉园集

汉园集 : 抒情诗集。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著,卞之琳编。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作者当时均为北京大学学生,读书之地在“汉花园”,故名。分三集,收何其芳的《燕泥集》诗十六首,李广田的《行云集》诗十七首,卞..

中国,农村的故事

中国,农村的故事 : 叙事长诗。田间著。诗人社1936年出版。分《饥饿》、《扬子江上》、《去》三部分,共两千余行,实际上由二百五十八首短诗组成。第一部分以农民代言人姿态,抒写尽管在黑暗重压下,农村革命火种却..

新月诗选

新月诗选 : 诗集。陈梦家编。新月书店1931年出版。收入新月派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孙大雨、朱湘、邵洵美、方令孺、林徽音、陈梦家、方玮德、梁镇、卞之琳、俞大纲、沈祖牟、沈从文、杨子惠、朱大枏、刘梦..

我底记忆

六月流火

六月流火 : 长篇叙事诗。蒲风著。在日本东京1936年自费出版。通过农民用武装反对政府当局为运兵“围剿”红军而在王家庄的田地上割禾修路的故事情节,较为真切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的深入,塑造了青..

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 : 抒情短诗。艾青作。收入诗集《北方》(文化生活出版社1942年出版)。诗作采用不断强化自己感情的艺术手段和“假如我是一只鸟”的虚拟手法,抒发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社会..

复仇的火焰

复仇的火焰 : 长诗。闻捷著。计划写三部,其中第一部《动荡的年代》、第二部《叛乱的草原》由作家出版社分别于1959、1962年出版;第三部《觉醒的人们》未完成,部分章节曾在《边疆文艺》1961年第1期,1961年3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