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 : 五四时期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1917年初,胡適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接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正式提出推倒封建旧文学的口号,倡导文学革命。钱玄同、刘半农等人也纷纷发表文章予以响应。而鲁迅则创作了《狂人日记》等内容深刻的白话小说和一系列犀利的杂文,成为文学革命的真正旗手。随着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白话文得到迅速发展,并出现许多以反帝反封建为内容的作品;文学主张、文学观念开始得到更新,并出现以唯物史观来考察文学的现象;外国进步文学的大量介绍,帮助了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五四运动以后,在无产阶级思想的领导下,文学革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入,新文学最终取得了胜利。

为您推荐

新文学

新文学 : 泛指五四时期出现的、在内容和形式(包括语言形式)等方面均与传统的旧文学不同的文学。在思想内容上,指的是反帝反封建文学;在形式上,指的是与一切传统文学形式(章回小说、旧体诗词、传统戏曲等)和语..

第三种人

第三种人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胡秋原、苏汶(杜衡)等一批作家曾自称为居于国民党统治势力和左翼文学阵营之间的“自由人”、“第三种人”。胡秋原认为“文学与艺术至死也是自由的、民主的”,声称让政治“破坏..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 共三册。第一、二册唐弢主编,第三册唐弢、严家炎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980年出版。系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中文系教材。全书二十章。分“五四”文学革命、“五四”一第一次国..

新诗鉴赏辞典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 : 郭志刚、董健等集体编写。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981年出版。上下两册。全书分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夕为第一时期,“文革”十年为第二时期,新时期为第三时期,共二十三章。每..

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主张不分新旧、不分阶层、不分党派,团结在抗日救亡的总目标下,建立..

中国新文学史稿

中国新文学史稿 : 王瑶著。上册,开明书店1951年出版; 下册,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出版。为作者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新文学史”课程的讲义基础上写成,是最早出版的现代文学史著作。共四编。按1919—1927年、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