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

日知录 : 笔记。清顾炎武著。三十二卷。书名取意于《论语·子张》中子夏“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一语。卷首识语称:“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内容宏富,门人潘耒将其归为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八类,《四库全书》则细分为十五类。作者自己曾归之为“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与人书二十五》),主旨则在经世致用。全书考证精详,文辞博辨,久为后人推重。卷三考论《诗经》、卷二一、二七考论诗文,对文学研究颇有参考价值。本书初刻于康熙九年(1670),八卷,附《谲觚》,是为符山堂本。康熙三十四年潘耒得其全稿付刻,是为遂初堂本,然因恐遭文字狱,颇有不得已删改者。乾隆六十年(1795)又有遂初堂重刊本,附《日知录之余》二卷。道光间黄汝成参以阎若璩等诸家校本,成《日知录集释》三十二卷,复得原写本,参以陈等校语,成《日知录刊误》二卷,后又作《续刊误》二卷,刊于道光十四年(1834),是为西溪草庐本。此后又有李遇孙《日知录续补正》、丁晏《日知录校正》、俞樾《日知录小笺》、黄侃《日知录校记》,对《日知录》作辨正发明。1990年花山文艺出版社以西溪草庐本为底本,插入李、丁、俞、黄诸家校笺之语,排印出版《日知录集释》,附录《日知录之余》、《谲觚》,前列黄汝成序、潘耒序及作者自序。《日知录集释》另有民国间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后者兼收李、丁、俞、黄及潘景郑等校笺文字七种,收录最全。

为您推荐

坚觚集

坚觚集 : 笔记。清褚人获著。六十六卷。凡首集至十集每集四卷,续集四卷,广集、补集、秘集各六卷,余集四卷。内容广泛而驳杂,涉及典章制度、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艺文学术等各方面,以记明清遗闻轶事为多,所载著..

柳南随笔

柳南随笔 : 笔记。清王应奎著。十卷。凡正集六卷,续笔四卷。内容仿宋洪迈《容斋随笔》,大体可分为两类,一为读书札记,经史子集,诗赋词曲,皆有所涉及,二为记录亲身见闻,喜录文士学者佚事,尤重视乡邦人物文献。..

义门读书记

义门读书记 : 笔记。清何焯著。五十八卷。为作者解说经义、研读史籍、评论诗文的札记。初为六卷,系其殁后子何云龙与门生沈彤等整理遗稿编成,于乾隆十六年(1751)问世。其后蒋维钧广为搜访,历时三年,扩为五十八..

板桥杂记

不下带编

不下带编 : 笔记。清金埴著。七卷。埴字苑孙,号鳏鳏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康熙二年(1663),卒于乾隆五年(1740)。此书记载了作者的见闻,包括当时文人士大夫的遗闻佚事、社会风俗、科举考试等。每卷都下标..

两般秋雨庵随笔

两般秋雨庵随笔 : 笔记。清梁绍壬著。八卷。书中记载了一些清代文学家、艺术家的事迹,如毛奇龄、赵执信、金农、袁枚、赵翼、梁同书、张问陶、赵庆熺等,或以文章经学知名,或以诗歌创作享誉,或以书画与诗并长,..

巢林笔谈

巢林笔谈 : 笔记。清龚炜著。八卷。凡正集六卷,《续编》二卷。炜字巢林,晚号际熙散人,江苏昆山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本书所记内容广泛,“既记社会民情,风俗掌故,天灾人祸,官吏贪诈,并有读书心得,戚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