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天动地窦娥冤

感天动地窦娥冤 : 简名《窦娥冤》。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旦本。剧写楚州寒儒窦天章上京应举,为抵债,将七岁女儿端云送往蔡婆做童养媳。端云后改名窦娥,十七成婚,不久夫死,与蔡婆相依为命。蔡婆因向赛卢医索债被骗至荒郊将被勒死,遇张驴儿父子撞见救下。张驴儿询知蔡婆儿媳亦寡,遂以绳索威逼蔡婆招赘其父子上门,婆无奈领至家,为窦娥坚拒。张要挟赛卢医卖给毒药,投毒于汤内,欲害死蔡婆以胁窦娥就范,不料汤被张父误食,而窦娥仍守贞不从。张遂诬告窦娥“毒死公公”。昏官楚州太守桃杌严刑逼供,窦娥流血昏死仍不招。官又欲加刑于蔡婆,窦娥为救婆乃屈招,被判死刑。刑前她向天地鬼神申诉冤枉,并发血溅白绫、六月降雪、三年大旱三桩誓愿以明己冤。果然一一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以肃政廉访使至楚州刷卷,窦娥鬼魂泣诉,冤案方得昭雪。天章依法判张驴儿凌迟处死,赛卢医流配充军,桃杌并吏典各杖一百,永不叙用。剧中仅“三桩誓愿”故事源于《汉书·于定国传》及《搜神记》中“东海孝妇”周青故事,余皆取材于元代现实。据《元史·百官志》,至元二十八年(1291)始改“提刑按察使”为“肃政廉访使”,故剧当作于至元末至大德初(1297年前后),是当时强梁横行、官府昏愦、草菅人命的真实写照。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称此剧“列之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有《古名家杂剧》本、《元曲选》本、《酹江集》本。1935年流传欧洲,先有法译本,后又有日、英、德等外文译本。明传奇《金锁记》及近世京剧、地方戏中《六月雪》、《羊肚汤》、《斩窦娥》等,均据此改编。

为您推荐

好酒赵元遇上皇

好酒赵元遇上皇 : 简名《遇上皇》、《赵元遇上皇》。杂剧剧本。元高文秀撰。四折,末本。本事出宋话本《赵旭遇仁宗传》,而将仁宗改为太祖。剧写开封平民赵元因嗜酒,为妻和岳父所嫌。开封府尹臧某与赵妻刘月仙..

祝英台死嫁梁山伯

祝英台死嫁梁山伯 : 简名《梁山伯》或《祝英台》。杂剧名。元白朴作。已佚。本事起源甚古,明徐树丕《识小录》云梁元帝《金楼子》已载梁祝事(今传《金楼子》无)。宋张津《乾道四明图经》引唐梁载言《十道四蕃..

山神庙裴度还带

山神庙裴度还带 : 简名《裴度还带》。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末本。“山神庙”一作“香山寺”或“晋国公”。本事出《唐摭言·节操》及《玉堂闲话》,略加增饰。剧写书生裴度游学至洛,贫居城外山神..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 简名《鲁斋郎》。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末本。剧写权豪势要鲁斋郎强夺银匠李四之妻,李四拟告状而病倒街头,为六案孔目张珪所救。张初言助李,但得知被告系鲁斋郎时,大惊失色,力..

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 简名《东墙记》。杂剧剧本。元白朴作。五折一楔子,生旦轮唱。叙三原马文辅与松江董秀英儿时由父母定婚。马父、董父先后亡故。文辅长而至松江寻访秀英,寓处与秀英所居后花园隔一东墙。一日..

裴少俊墙头马上

裴少俊墙头马上 : 一作《鸳鸯简墙头马上》。简名《墙头马上》。杂剧剧本。元白朴作。四折,旦本。系据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增饰而成。剧写唐工部尚书裴行俭之子少俊自长安往洛阳,路经总管李世杰园,马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