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 散曲套数篇名。元睢景臣作。见《全元散曲》。共八支曲。以乡民第一人称口吻历述刘邦衣锦还乡时的见闻感叹。先写社长通知迎驾,摊派差使和粮草;接写乡民眼中的皇帝仪仗队皆怪模怪样,滑稽可笑:凤凰旗、飞虎旗、蟠龙旗在他眼中是“鸡学舞”、“狗生双翅”、“蛇缠葫芦”,金瓜锤、朝天镫是“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枪尖上挑”,导驾官是“车前八个天曹判”。末四曲直写皇帝下车时“觑得人如无物”的傲慢神情;当乡民认出这原来是当年村里的大无赖刘三时,“险些气破我胸脯”!便历数当年他如何不务正业、好酒贪杯、借粟支米、抢麻偷豆……用诙谐揶揄、辛辣讽刺剥露了刘邦微时流氓无赖丑行,揭穿了衮衮华服下的封建帝王的本来面目,表现出对神圣皇权的极度蔑视。元朝皇帝每年都要回上都一次,曲作借古讽今,揭示了帝王回乡扰民的现实本质,典型而深刻。借乡民口吻,口语生动幽默,刻画入骨传神,极富农村生活气息。钟嗣成《录鬼簿》云:“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唯公《哨遍》制作新奇,皆出其下。”

为您推荐

录鬼簿

录鬼簿 : 戏曲史专著。元钟嗣成著。二卷。记载了元代书会才人、名公士夫的戏曲、散曲作家的生平事迹、作品目录和部分评论。全书分“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方今名公”、“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

正宫·醉太平·堂堂大元

正宫·醉太平·堂堂大元 : 散曲小令篇名。元无名氏作。见《全元散曲》。是元末人民愤怒声讨统治者的一篇檄文。开篇“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直斥元朝行将灭亡的根源和官逼民反的实..

南吕·一枝花·上高监司

南吕·一枝花·上高监司 : 散曲套数篇名。元刘时中作。见《全元散曲》。分前后两套。前套共十五曲,约作于至正十四年(1354),描写元末江西大旱,五谷无收,钞币贬值,物价暴涨;富户奸商却囤积居奇,趁火打劫;官吏也..

危素

元曲释词

元曲释词 : 元曲专门词语论著。顾学颉、王学奇著。分四册,共收词目三千余条,连附目共约五千余条,包括字、词、短语。收词范围以元杂剧为主,元散曲为辅。举凡风俗习惯用语、历史典章制度用语、兄弟民族词语、外..

元曲鉴赏辞典

元曲鉴赏辞典 : 蒋星煜主编。收一百三十五位元曲作家作品。其中小令五百四十四支;散套四十五套;杂剧以折立目选曲,计一百三十七折,含曲四百六十余支。小令按曲、散套按套、剧曲按折为单位赏析,共收赏析文七百..

青楼集

青楼集 : 传记资料。元明间夏庭芝著。一卷。卷首有作者元至正十五年(1355)《青楼集志》,论述了院本与杂剧的脚色名目之不同、杂剧内容之分类以及著书之缘起;并载有时人朱经(即邾经。一本尚有张鸣善)至正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