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骥德

王骥德 : 明戏曲理论家。字伯良,一字伯骥,号方诸生、秦楼外史、玉阳仙史。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早年曾师事同里徐渭,得其赏识。徐渭作《四声猿》,“每了一剧,辄呼过斋头,朗读一过,津津意得”(《曲律·杂论下》)。又从沈璟研讨曲律,与吕天成、孙如法、顾大典、史槃诸戏曲家游,为众人所推重。一生行踪不定,浪迹中原与江南地区。晚年曾两次入都,应文友之邀,于米氏湛园讲解《西厢记》,蜚声曲坛。后返江南,闭门十余年,撰著《曲律》,自称“平日所积,成是书,曲家三尺具是矣”(毛以遂《曲律跋》引)。当时曲坛有以汤显祖与沈璟为代表的临川派与吴江派之争,沈主曲律,汤尚意趣,各执一偏,冰炭不相容,王骥德独能折衷二家,提出“法与词必两擅其极”。一方面自宫调以至韵之平仄、声之阴阳,无不“穷其元始”,“法尤密,论尤苛”(冯梦龙《曲律叙》);一方面又强调字句声调之上有“词致”、“词情”。所论全面而系统,成为明代曲学的集大成之作。其创作成就远不及其理论,所作剧曲“事固奇矣,词亦斐然”(徐复祚《曲论》),但结构松散,格律严而才情不足。其散曲以秀丽见称,然亦缺乏韵致。所著尚有诗文《方诸馆集》、散曲《方诸馆乐府》、传奇六种、杂剧五种以及《南词正韵》、《声韵分合图》等,今仅存传奇《题红记》、杂剧《男王后》及套曲、小令近百首。有陈多、叶长海辑佚本,附《王骥德曲律》后。生平事迹见明毛以遂《曲律跋》、《乾隆绍兴府志》卷五四。

为您推荐

潘之恒

潘之恒 : 明文学家、戏曲理论家。字景升,号鸾生、鸾啸生、亘生、庚生、天都逸史、冰华生。歙县(今属安徽)人。须髯如戟,故人称髯翁,自称髯。中年寓居南京、苏州、扬州等地。嘉靖间官至中书舍人。曾游于汪道昆..

许自昌

许自昌 : 明戏曲作家、藏书家。字玄祐,号梅花主人,又号高阳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万历时人。好奇文异书,手自雠校。与陈继儒等人交友。屡踬场屋,谒选后,授文华殿中书。著有诗文杂著《秋水亭草》、《唾余集..

陶望龄

陶望龄 : 明诗人。字周望,号石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授翰林编修,官至国子监祭酒。其为学“谈玄说妙”、“泛滥于方外”(《明儒学案》),诗文创作亦务在适性,信心而言,信口而发,不拘于..

胡应麟

娄坚

娄坚 : 明诗文家。字子柔。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隆庆万历间贡生,早年师从归有光。经明行修,乡里推为大师。贡于国学,不仕而归。为“嘉定四先生”之一,又与唐时升、程嘉燧并称“练川三老”。工书善诗文,其诗清..

陈继儒

陈继儒 : 明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少以文鸣,为同郡大学士徐玠和诗人王世贞赏识。诗文书画与董其昌齐名。二十一岁时补诸生,但不久即绝意功名,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于昆..

袁宗道

袁宗道 : 明诗文家。字伯修,号石浦。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十四年(1586)会试第一,授庶吉士,进编修。仕至右庶子,卒于官。与弟袁宏道、袁中道齐名,时称“公安三袁”。曾受焦竑赏识,就竑问学;后心倾李贽,尝访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