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庵笔记

老学庵笔记 : 笔记。宋陆游著。十卷。作者退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在镜湖边筑茅屋两间以为读书室,名曰老学庵,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剑南诗稿》卷三三《老学庵》自注),是书当此时之作。书中所记多为作者耳闻目睹之事,内容丰富。凡名物典章、朝野逸事、山川地理、怪异传闻、诗词创作、民情风俗,无所不记;对于当时军民的抗金活动及不屈情绪,亦有反映。《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轶闻旧典,往往足备考证”。作者为文学大家,故书中记文坛逸事、文学风气及诗词创作者尤多。如所记宋初之尚《文选》,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语,建炎以来之尚苏轼文章,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之语,如以为东坡“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之论,陆游原有《山阴诗话》一卷,“今其书不传,此编论诗诸条,颇足见游之宗旨,亦可以补诗话之缺”(同上)。此书初由陆游之子子遹刊于绍定元年(1228),《直斋书录解题》亦著录十卷,而《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卷,疑误。明代有商濬《稗海》本,吴江周元度刻本。其中《稗海》本流传较广,后之《津逮秘书》本即据此本参校景宋本而成。其后之《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丛书集成》本则据《津逮》本翻刻。此外,又有据陆氏家刻本抄的穴砚斋抄本及据此抄本参校别本的商务印书馆《宋元人说部书》本。另有中华书局点校本,1979年出版。

为您推荐

岭外代答

岭外代答 : 笔记。宋周去非著。十卷。周去非淳熙中尝官桂林通判,因有是书。其自序谓本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而益以耳目所见闻,录存二百九十四条。因有问岭外事者,倦于应酬,书此示之,故名书为《岭外代答》。原..

桯史

桯史 : 笔记。宋岳珂著。十五卷。是书广泛记载了两宋朝野见闻。作者为岳飞之孙,故对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多有揭露抨击,对朝野抗金志士多加歌颂。所谓“悲愤吁天间,著《桯史》以见志,公是公非,昭人文、予忠节,诛乱..

芦浦笔记

芦浦笔记 : 笔记。宋刘昌诗著。十卷。清厉鹗《跋》及《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此书乃著者任华亭芦沥场盐官时所作,故名“芦浦”。本书内容较杂,而尤以名物典章之考辨为多。如金根车之名、孙叔敖碑之舛讹、欧阳修误..

涧泉日记

齐东野语

齐东野语 : 笔记。宋周密著。二十卷。密居吴地,而祖上为济南(古齐地)人,此书取名以示其不忘中原之意(见戴表元《序》)。此书材料来源,一来自其曾祖及祖手泽十大帙、外祖日录及诸老杂书等(见作者《自序》);一得..

话腴

话腴 : 又名《藏一话腴》。笔记。宋陈郁著。四卷。此书内篇外篇各分上、下两卷,主要记述南北宋时杂事,议论诗文史实。对宋代著名文学家寇準、范仲淹、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周..

宾退录

宾退录 : 笔记。宋赵与时著。十卷。与时为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是书前后皆有题识,作者称平生闻见所及,喜为宾客诵之,宾退或笔于牍,故名为《宾退录》。书成于嘉定十七年(1224),有陈崇礼序。赵与时尝从杨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