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 历史地理著作。北魏杨衒之著。约作于魏武定末年。分城内及四门之外五卷。记洛阳七十多处佛寺园林的兴废沿革,详叙洛阳城的规模建制、历史古迹、佛寺建筑,且采入大量历史事实,诸如北魏朝廷之变乱、宦官权贵之骄横、文人学士之佚闻,以及四方人物之往来、佛教之传布等等,提供了北魏迁都洛阳四十年间佛教及其他方面的丰富史料,内容翔实,具有较高史学价值。在客观记叙中,寓有对王公势族、僧侣地主竞相奢侈、侵渔百姓的暴露和讥评。其中寺塔佛像、园林建筑的描写,显示古代人民建筑雕塑方面的成就。所记人物轶事、神话异闻、民间谣谚、百戏、音乐以及外国风土道里等,具体生动,形象鲜明,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性。叙事主要用散文,描写则常用骈俪,文笔清绮秀逸。虽以记洛阳佛寺为题,实则涉及北魏后期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反映出北魏后期社会面貌。原书分正文、子注,开史家自注的体例。然久已混淆,难以区分。有《津逮秘书》本、《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四部备要》本。清人吴若准有《集证》一卷,附《四部备要》本之后。近人震钧又有《钩沉》之作,对原书加以整理。今人周祖谟著《洛阳伽蓝记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出版)对原书进行校勘校释,重新区分正文、子注。范祥雍有《洛阳伽蓝记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征引繁富,校注并详。

为您推荐

百一诗

百一诗 : 组诗名。三国魏应璩作。见《文选》。作于正始中迁任大将军府长史时。题名“百一”,旧有三说:一曰组诗共一百零一篇,故名。然李充《翰林论》称《百一诗》百数十篇,孙盛《晋阳秋》言百三十篇,均与“百..

步出夏门行·云行雨步

步出夏门行·云行雨步 : 乐府诗篇名。三国魏曹操作。见《宋书·乐志》。本系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当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凯旋途中。前有“艳”(前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

赠白马王彪

赠白马王彪 : 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见《三国志·魏书》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文选》。黄初四年(223),植与白马王彪、任城王彰朝会于京师。彰暴死于洛阳。七月,植还国,欲与彪同路东归,有司不许。临别时..

美女篇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 杂著。北齐颜之推著。二十篇。成书于隋开皇十一年(591)左右。以儒家传统思想为立身治家之道,教训子弟。文中插叙亲身见闻,广涉人情世态,兼及博物、志异、艺文、考据,以至算术、医学等。虽“以立意..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 乐府诗篇名。三国魏曹操作。见《宋书·乐志》。为《步出夏门行》第四解。以“神龟”、“腾蛇”也不免死亡,与烈士暮年不忘建功对比,说明人事的努力亦可益寿延年,抒写作者对人生的积极态..

七哀(明月照高楼)

七哀(明月照高楼) : 又作《杂诗》、《明月诗》、《怨诗行》。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见《文选》。“七哀”本为乐府古题。清丁晏《曹集铨评》云:“《文选》六臣注,向曰: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