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赋

哀江南赋 : 赋篇名。北周庾信作。见《庾子山集》。约作于作者晚年。赋前有骈体长序,说明本赋创作背景及缘起,概略回忆自身遭际,沉痛抒发其故国沦亡之痛与身世飘零之悲,感情充沛,用典繁富,抒情曲折而深沉,悲慨万端。首叙家世历史及早期在梁时备受重用的经历,反映昔日梁朝全盛时的富庶繁荣;次叙侯景攻陷建康,评述一些重要历史人物战乱时的功过,指出统治者安于逸乐,官吏腐败,兵将无能;继叙自己备尝艰苦困厄,间道奔赴江陵的经过;再叙萧绎发兵讨景,攻克建康,翦灭侯景叛军,对梁元帝萧绎的忌刻、残忍、目光短浅深加斥责,指出江陵小朝廷命祚不延的原因;末叙魏破江陵,陈移梁鼎,抒发故国沦亡的深切哀痛与羁留异国、端忧暮齿的身世之感。文中叙江陵沦陷后人民流离播迁、饥寒交迫的情景凄婉动人。全赋篇幅宏大,思想深刻,记事纷繁复杂,曲折尽变,而针线极密,丝毫不乱。通篇大量用典,或正用,或反用,或独用,或合用,或以虚为实,或虚实结合,大多贴切精当,臻于“使事无迹”的境界。句法以四、六句式为主,杂以三、五、七、八、九等多种句式。又妙于发端和转折,或缓或急,或起或伏,于哀惋激楚音调中透出雄健苍凉气息,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气势,是骈体赋的长篇巨制。

为您推荐

中古文学史论

中古文学史论 : 研究著作。王瑶著。原为作者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分期研究(汉魏六朝)”课程时的讲稿。论述有关中古魏晋六朝文学上的重要问题,起于汉末,迄于梁陈。全书十四章,分为“文学思想”、“文人..

中国中古诗歌史

中国中古诗歌史 : 研究著作。王钟陵著。二卷,十二编。论述汉建安元年(196)至隋大业十四年(618)四百年间的诗歌发展。上卷五编,分论汉代审美情趣、王充的“真美”观、中古文学特征、玄学的“简约”风尚与文学的..

十四朝文学要略

十四朝文学要略 : 研究著作。刘永济著。二卷。为作者在东北大学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时所作讲义。自上古编至隋代而止,故名。卷首“叙论”,通论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旨趣。卷一“上古至秦”分论“古代茫昧难征”、“..

八代诗史

中国中古文学史

中国中古文学史 : 一名《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研究著作。刘师培著。原为作者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的讲义。分为“概论”、“文学辨体”、“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魏晋文学之变迁”、“宋齐梁陈文学概略”等五..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 研究著作。萧涤非著。原为作者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时的论文。分为“绪论”、“两汉乐府”、“魏乐府(附吴)”、“晋乐府”、“南朝乐府”、“北朝乐府(附隋)”六编。阐论乐府的产生、沿..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 资料汇编。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为配合“中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而编选。包括魏晋民谣、建安诗文、正始文学、西晋诗文、南朝小说、南朝乐府民歌、北朝乐府民歌、东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