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诗经 : 第一部诗歌总集。本只称“诗”或“诗三百”,至汉代被奉为儒家经典,始有此名。作者姓名多不传,可知者极少。约为周代史官采编,曾经孔子校订整理。收集自西周初(前11世纪)到春秋中(前6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共四万余字。另有《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笙诗”,只存篇名。其产生地域在今黄河、渭水两岸及江汉之北。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风”为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分为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分“大雅”与“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为王室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四十篇。这些诗篇,原皆为乐舞歌词,后乐舞失传,唯剩歌词,反映了二千五百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其中有周王朝祭祀天地神祗,追颂先王之德业,公卿列士欢聚宴饮,对外征伐用兵,亦有四时稼穑,民俗民情。抒发忧时之思、征戍之苦、离家之悲、劳逸不均之怨、苦乐不平之忿,或刺宫闱丑行,尤多男女恋歌,举凡男女相合之欢、夫妇室家之乐、弃妇悔恨之思、嫠妇悼亡之悲,皆见诸篇什。保存上古史料,则有西周典章制度,尤详于祭祀、祓禊、井田、租役,可补文献之不足;所录丰收饥馑、水旱地震、日月之蚀、天文历法、草木物候、鸟兽虫鱼,颇具自然科学史价值。其艺术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三类,多用重章叠句、双声叠韵,用词精练生动,语汇丰富,形式以四言为主间以杂言。秦始皇焚书,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得以保存流传。早在春秋时期,不少篇章已流播人口,或作为外交辞令,或作为诲人格言。汉代将之奉为儒家经典后,作为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中国封建社会达二千年。在文学上奠定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与《离骚》同为中国文学之源,后代诗人墨客莫不受其沾溉。对其传注研究,后来亦成为专门学问“诗经学”,著作汗牛充栋。较有影响的读本有汉郑玄《毛诗传笺》、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宋朱熹《诗集传》、清陈奂《诗毛氏传疏》等,今人注本有高亨《诗经今注》、程俊英《诗经注析》等。

为您推荐

草虫

草虫 : 《诗经·召南》篇名。《诗序》认为“《草虫》,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但诗中无“以礼自防”之意。朱熹谓是“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亦若《周南》之《卷..

关雎

关雎 : 《诗经·周南》篇名。为《诗经》首篇。《诗序》认为“《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但近人闻一多认为是描写“女子采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的贵族青年恋歌(《风诗类钞..

桃夭

桃夭 : 《诗经·周南》篇名。《诗序》认为“《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朱熹认为“《序》首句非是”(《诗序辨说》)。当是祝贺新娘之诗。共三章,每章四句。诗人看见春..

芣苢

甘棠

甘棠 : 《诗经·召南》篇名。《诗序》认为“《甘棠》,美召伯也”。司马迁说:“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史记·燕召公世家》)共三章,每章三句。通过“勿伐”、“勿..

汉广

汉广 : 《诗经·周南》篇名。《诗序》认为“《汉广》,德广所及也。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韩诗叙》云:“《汉广》,悦人也。”其说为是。清方玉润进一步认为“此诗即为..

兔罝

兔罝 : 《诗经·周南》篇名。《诗序》认为“《兔罝》,后妃之化也。《关雎》之化行,则莫不好德,贤人众多也”。清何焯、方玉润皆不以《序》说为然(《义门读书记》、《诗经原始》)。当为赞美猎人之诗。诗人路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