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归晋知䓨

楚归晋知䓨 : 散文篇名。见《左传·成公三年》。题目为后人所加。叙晋楚邲之战,晋俘楚公子穀臣,楚俘晋大夫荀首子知䓨。楚迫于荀首权势,同意交换俘虏。楚王送知䓨时,问他“是否有怨、是否感德、何以图报”,知䓨断然答曰“无怨、无德、不知所报”,并表示归国后如受刑戮,死且不朽;若能免刑而继承官职,则将率兵戍边,不避与楚战,以报国家。知䓨身虽在楚,却表现出忠于晋国、维护国家尊严的不卑不亢气度,从而得到楚王敬重。通篇文字简练有力。清吴楚材评:“楚王句句逼入,知䓨句句撇开”(《古文观止》卷二),其义正词严,慷慨之态毕现。

为您推荐

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论伐蜀 : 散文篇名。见《战国策·秦策》。题目为后人所加。叙秦惠王欲称霸建立“王业”。秦臣司马错同张仪就向外扩张这一战略问题发生论争。张仪力主“攻韩劫天子”、“争天下之市朝”。司马错则认为此..

战国策

战国策 : 简称《国策》。国别体史书。一般认为由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官或策士的史料、笔录编纂而成,非一时一人之作。最后编定者乃西汉末刘向。刘向校录群书时发现诸抄本“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

苏秦始将连横

苏秦始将连横 : 散文篇名。见《战国策·秦策》。题目为后人所加。叙苏秦游说秦、赵,表现苏秦之类策士投机取巧,热衷名利及当时世态之炎凉。先写见秦王,慷慨陈辞,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无成,终至狼狈回家,嫂不为炊,..

祈奚请免叔向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 : 散文篇名。见《左传·宣公二年》。题目为后人所加。主要写晋灵公和大臣赵盾的矛盾冲突。先叙晋灵公厚敛、杀宰夫等残暴之举,其不听劝谏,虽口头承诺改过,实仍我行我素。赵盾屡谏,使灵公恼恨,遂派&..

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 : 散文篇名。见《左传·成公十六年》。题目为后人所加。叙晋、楚在鄢陵的一次战争,结果晋胜楚败。晋伐郑,郑求救于楚,郑、楚联合御晋。此乃晋、楚第三次交锋。时两国内部皆矛盾重重,晋范文子希望败于..

郑子产相国

郑子产相国 : 散文篇名。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题目为后人所加。以表现子产的政治家风度为中心。先总括子产知人善任,用人所长,“是以鲜有败事”。郑人于“乡校”议政,有人欲毁之,子产却认为正可利用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