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谈

    司马谈 :

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的祖上在颛顼帝时是司天地的重氏和黎氏,至周宣帝时失官而为司马氏,掌周室历史文书。周惠王和周襄王时期司马氏入晋,随后分散各国。司马谈属在秦的一脉,后归汉。

司马谈曾师从唐都学天官学(天文学),从杨何学《易》,从黄生学道论。司马谈仕于汉武帝建元到元鼎年间,为太史令,掌史记、石室金匮之书。时因学者各习师法,惑于所见,作《论六家要指》,论述了阴阳、儒、墨、名、法、道诸学派的主旨而独尊道家。此论应作于窦太后生前,因窦太后好道家,卒后汉武帝隆儒术。

元封元年(前112),汉武帝始封泰山,司马谈因病留洛阳,发愤而卒。死前嘱咐儿子司马迁要继承祖业,完成其所著的《史记》。司马迁尊称其父为太史公。《文心雕龙·史传》:“爰及太史谈,世惟执简。”现《史记》中的部分内容即为司马谈所作。

为您推荐

司马迁赋

司马迁赋 :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6?),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历任郎中、太史令、中书令。天汉二年(前99),获罪受腐刑,为著述“隐忍苟活”。完成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汉书·艺文志》载..

司马相如赋

司马相如赋 :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曾为梁园文人,与枚乘、邹阳等同游,后因《子虚赋》得汉武帝赞赏,因得召见。司马相如的赋《汉书·艺文志》载有29篇,存7篇;《史记》《汉书》本传..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 : 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好读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后免官游梁,与邹阳、枚乘等同游,为梁王门客,作《子虚赋》。后数年,梁孝王死,相如归蜀,路过临邛,以琴挑临邛富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文君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