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

    卢照邻 :

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20岁时,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高宗龙朔(661~663)中,迁益州新都尉。秩满,婆娑蜀中,放旷诗酒。后离蜀入洛,咸亨三年(672),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具茨山下,后以仕途失意和疾病折磨,自投颍水而死。

清《历代名臣像解》中的卢照邻画像

卢照邻工诗歌、骈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海内,史称“初唐四杰”,在初唐诗歌革新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诗取材广泛,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他和王、杨、骆一起把诗歌的反映面从宫廷扩展到市井和边塞,于当时可称一变。七言歌行《行路难》《长安古意》,都是描写都市生活的佳作。后者借历史题材,描绘首都长安的繁华景象,揭露了统治集团的横暴奢靡,抒发了志士之不平。全诗以富艳的词采、飞扬跌宕的句式,烘托出长安城富贵繁华的气象,展现了一个王朝在其兴盛时期所特有的蓬勃生气,清词丽句,委婉顿挫,寄慨深微,耐人寻味,和骆宾王《帝京篇》同是初唐长篇歌行的优秀作品。

《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著录《卢照邻集》20卷,《新唐书》另著录《幽忧子》3卷,均佚。明崇祯十三年(1640),张燮辑有《幽忧子集》7卷、附录1卷,《四部丛刊》初编《幽忧子集》据此本影印。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李逸安有《卢照邻集校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朝野佥载》卷六。



为您推荐

卢仝

卢仝 : 河南济源玉川人。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隐嵩山,客扬州。宪宗元和初期居洛阳,与马异结交。后长期寓居洛阳,贫困不能自给,至向邻僧乞米。元和五年(810),韩愈为河南令,常分己俸赈之。七年二月,韩愈下迁国子..

刘子翚

刘子翚 : 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未冠游太学,其父刘韐为真定宣抚使,子翚以父荫补承务郎,入真定幕府。靖康二年(1127),刘韐死难,子翚庐墓三年,服除,通判兴化军。以疾不堪吏事,乞闲,主管武夷山冲佑观,居屏山潭溪,..

仲长统

仲长统 : 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20多岁时游学青、徐、并、冀之间,倜傥敢言,行为不羁。常托病拒绝州郡召命,被称为“狂生”。建安十一年(206),尚书令荀悦举为尚书郎。曹操为丞相,他一度入幕参军事。后复..

元祐诗风

丽尼

丽尼 : 湖北孝感人。13岁时在武汉教会学校博识中学求学,因参加五卅运动被开除。1927年在上海劳动大学旁听,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到福建晋江黎明高中任英语教师,后又回武汉、上海等地从事编辑和左翼戏剧..

《雨巷》

《雨巷》 : 戴望舒的成名作、前期代表作。首发于《小说月报》第19卷第8号(1928年8月)。因为此诗的流行,戴望舒一度被誉为“雨巷诗人”。最早的评论者叶圣陶曾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注重..

元祐体

元祐体 : 南宋陆游首次提出这一概念,意指北宋徽宗朝科场上出现的一种科举应试文体风格,包括策、论等文类,但不含诗歌。南宋后期,严羽对此概念做了创造性转换,用以指称北宋元祐年间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