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

    《凯风》 :

全诗共四章,每章四句。《毛诗序》说:“美孝子也。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尽孝道,以慰其母心而志成尔。”以为诗人之寡母因为生活艰难,欲以嫁人,于是士人作诗以劝慰。清魏源等虽不否定此为“美孝子之诗”,但据齐诗以为是诗人因继母不悦,故作此诗以慰继母之心。闻一多则另立新说,认为《诗经》中的风,多喻暴怒之男性。诗人以此叙其父虐待其母之事,此诗之作,名为慰母,实则谏父也。按:三说虽别,难辨孰是。

首章首二句“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是兴的表现方式。凯风为南风,古人以为是夏天长养万物之风,喻诗人的母亲对孩子的养育。棘,是荆棘,比喻诗人兄弟。棘心,王先谦引《大东传》“棘,赤心也”称:“丛生心赤,兴众子赤心奉母。”第三、四句“棘心夭夭,母氏劬劳”,言众子茁壮茂盛,母亲却辛勤劳苦。《尔雅·释诂》:“劬劳,病也。”次章首二句“凯风自南,吹彼棘薪”,兴母亲抚养之下,众子长成。《毛传》:“棘薪,其成就者。”王先谦:“棘薪,谓棘长大可以为薪……喻子已成长。”第三、四句“母氏圣善,我无令人”,通过自己和母亲在智慧和德行方面的比较进行自责,表示对母亲的愧疚。圣善,睿智而善良。令人,善人。

第三章首二句“爰有寒泉,在浚之下”,爰,语词,无意义。浚,卫邑,此当是诗人所在之处。第三、四句“有子七人,母氏劳苦”,承上二句言母氏劳苦取泉,七子无所为,此当非实叙,如《笺》所说:“兴七子无益于母,使母劳苦。”末章首二句“晛睆黄鸟,载好其音”,叙述黄鸟鸣叫,谓其声音美好。晛睆,当是黄鸟鸣叫之声。唐人白居易《琵琶行》中有“间关莺语花底滑”,晛睆、间关,一语之转。《毛传》注作“好貌”,《郑笺》申述说:“以兴颜色说(悦)也。”恐非是。末二句“有子七人,莫慰母心”,是承前文说自己七人不能如黄鸟之好音让母亲喜悦慰藉。

全诗诗人以自责为主,着重叙说了自己不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四章皆用兴法,语言从容委婉,诚恳真挚。

为您推荐

《江有汜》

《江有汜》 : 全诗共三章,每章五句。《毛诗序》说:“美媵也。勤而无怨,嫡能悔过也。文王之时,江沱之间,有嫡不以其媵备数,媵遇劳而不怨,嫡亦自悔也。”媵,诸侯陪嫁之妾,犹正夫人之侍婢。《仪礼·士昏礼》郑注:..

《出车》

《出车》 : 《毛诗序》云:“歌《采薇》以遣之,《出车》以劳还。”可见,这是一首歌咏出征将领凯旋的诗。作于周宣王时期。因为从出土的西周青铜器铭文来看,只要提到猃狁事迹的几乎都是宣王朝的器物,而且宣..

《召旻》

《召旻》 : 这是一首指责周幽王昏庸暴虐的政治讽刺诗。在《毛诗序》《郑笺》中,它与《瞻卬》被认为是“幽王之变《大雅》也”,即反映周幽王的变雅之诗。 ..

《巷伯》

《载驰》

《载驰》 : 孔颖达《正义》认为全诗共五章,第一章六句,第二、三章皆四句,第四章六句,第五章八句。但后人据《左传》文公十三年、襄公十九年分别载郑子家、齐穆叔赋《载驰》之四章,皆取诗末章之“控于大邦..

《伯兮》

《伯兮》 : 全诗共四章,每章四句。《毛诗序》:“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郑笺》说:“卫宣公之时,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伯也,为王前驱久,故家人思之。”以《春秋》桓公五年载“秋,..

《抑》

《抑》 : 这是一首周大臣劝谏周王的政治讽喻诗。《抑》又作《懿》,其作者及诗旨皆有争论。《国语·楚语》:“昔卫武公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于是乎作《懿戒》以自儆。”韦昭注:“《懿》,诗《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