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词派

    云间词派 :

明清之际,云间(今上海松江)词人陈子龙等病明词之凋敝,主张“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天机偶发,元音自成”(陈子龙《幽兰草–题词》)。词学取径则远承晚唐五代北宋,上接风骚,开启清词中兴之局。

云间词派有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陈子龙、李雯、宋征舆等为主,他们曾有两次大规模的唱和,分别结集成《幽兰草》《倡和诗余》。《幽兰草》作者为陈子龙、李雯、宋征舆三人,并称“云间三子”。陈子龙词,早期妍丽蕴藉,国变后多凄怨悲楚之音;李雯词,晚年失节,悔尤之意甚深,深具清凄婉丽之致;宋征舆入清为左副都御史,词情亦凄迷。《倡和诗余》是陈子龙、宋征璧、宋征舆、宋存标、宋思玉、钱穀6人词合集。前期云间词派除以上诸人外,夏完淳成就较高。夏完淳师从陈子龙,17岁即死难于狱中,其词沉郁凄清。

后期云间词派词作主要收入张渊懿、田茂遇辑《清平初选后集》中,收录云间词人100余人。后期云间词派的代表作家有蒋平阶、周茂源、计南阳、张渊懿、田茂遇及“西泠十子”等。蒋平阶为陈子龙门人,所作词存于《支机集》中,其词专意小令,风格清丽;周茂源为陈子龙旧友,词风稍变,渐趋疏朗;计南阳与蒋平阶、周茂源为社友,词风婉丽情促;张渊懿词以闺情为主,秾艳香软;田茂遇词清疏苍劲,在云间词中可为别调。“西泠十子”皆出陈子龙之门,最佳者为丁澎。丁澎小令曲尽纤艳之思,慢词则寄慨悲凉,如〔贺新郎〕《塞上》之作。

云间词派除提倡“元音”,推崇南唐至靖康之词外,对词的艺术要求也提出了具体主张。陈子龙提出“用意”“铸调”“设色”“命篇”方面的要求(《王介人诗余序》),宋征璧则在词径上要求“斯先之以香草,申之以蹇修,重之以娥眉曼睩,瑶台婵娟,乃为骋其妍心,送其美睇,振其芳藻,激其哀音”(《倡和诗余序》)。可见,云间词派在词学上有体系性较为严密的追求,宗旨、技巧、途径的三位一体,较之晚明词学,有本质不同,词体为之一尊,阳羡词派和浙西词派继之大倡,清词走向高潮。

为您推荐

恽敬

恽敬 : 江苏阳湖(今属常州)人。幼从舅氏郑环学习。乾隆四十八年(1783)乡试中举,五十二年任咸安宫官学教习。五十九年选授富阳县知县,后又调知贵州江山县、江西新喻县、瑞金县。去世前三年,因人诬告家人得赃..

刘星炜

刘星炜 : 江苏武进(今属常州)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改庶吉士。十六年散馆,授编修。迁侍讲,任广东学政、安徽学政,转侍读,迁左春坊左庶子,升翰林院侍读学士,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迁礼部右侍郎,调工部右侍郎,..

李兆洛

李兆洛 : 江苏武进(今属常州)人。生于乾隆三十四年,卒于道光二十一年。少从卢文弨问业。嘉庆九年(1804)举江南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十三年,散馆,选安徽凤台知县。去官后,主讲江阴暨阳书院20..

章藻功

吴骞

吴骞 : 浙江海宁人。乾隆(1736~1796)时期贡生。少时订交于杭世骏,极为称许。嗜好典籍,遇秘籍善本往往倾囊购买。聚书数十万卷,且校勘精审,并筑拜经楼藏之。他搜罗宋元刻本,如陶渊明、谢玄晖诸家集,加以刊刻,被..

全祖望

全祖望 :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雍正七年(1729)贡生,3年后中举。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同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即返里,后未出仕,专事著述。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全祖望上承清..

姜宸英

姜宸英 : 浙江慈溪人。明末诸生。与朱彝尊、严绳孙并称为“江南三布衣”。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不及期而罢。入明史馆,充纂修官,分撰《刑法志》。后又参与纂辑《大清一统志》。三十六年己丑科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