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学士集》

    《翰林学士集》 :

创作于634~649年。共收唐太宗时君臣唱和诗51首,分属13题,其中许敬宗最多,凡12首(另序1首),其次为唐太宗9首,其余为上官仪、杨师道、褚遂良、长孙无忌等15人,均为当时有较高官位并有文名的诗人。写作时间,从各诗诗题和所署官衔可以考知,大致在太宗贞观八年至二十三年(634~649)。清康熙年间所编《全唐诗》仅收有其中12首(其中1首残),其余皆为久已不传的佚诗。这些诗歌对研究唐初宫廷唱和诗的盛况很有参考价值。

此集在中国早已失传,长期保存、流传于日本,原藏日本奈良东大寺东南大院,今存于名古屋真福寺。此书原卷首缺,书名佚失,所存自目录后半页起,卷末有“集卷第二,诗一”字样。旧题《翰林学士集》,当为后人所加,因唐代设置翰林学士在玄宗开元后期,太宗时未有翰林学士。此卷为何人所编难以确定,日本人森立之《经籍访古志》谓“书中所载,许敬宗诗居多,而目录每题下称同作几首,似对敬宗言”,因疑为“敬宗所撰”。服部宇之吉《佚存书目》则另拟题为《贞观中君臣唱和诗集》。大阪市立美术馆编《唐钞本》附福本雅一解说,则认为可称《弘文馆学士诗集》或《唐太宗御制及应诏诗集》。今人甚或认为系许敬宗所编数种大型总集之残卷。陈尚君认为各组诗多为太宗首唱,而目录残叶则均以许敬宗诗立目,以太宗及诸臣为附见,若敬宗自编,自应尊君抑己,断不可如此,因判定本集应为敬宗子孙或门人为其所编别集之残帙。

清末有贵阳陈矩光绪年间影写刻本,今人陈尚君整理本据名古屋真福寺藏写卷影印本,纠正影写本之疏失,收入傅璇琮等《唐人选唐诗新编》(2014)。

为您推荐

《翰林风月》

《翰林风月》:一作《梅香》,全称《梅香骗翰林风月》。戏曲剧本。元郑光祖撰。四折。光祖有《倩女还魂》已着录。此剧冠有楔子,约二万字。叙白居易之弟敏中与裴度之女小蛮的爱情故事。先是敏中通过婢女樊素与小蛮赠诗言情..

《翰林学士诗集》

《翰林学士诗集》:唐初李世民、许敬宗、郑元璹、于志宁、沈叔安、张后胤、张文崇、陆搢、杨师道、褚遂良、岑文本、长孙无忌、朱子六、上官仪、高士廉、郑仁轨、刘泊、刘子翼等十八人撰,均系初唐贞观、永徽间要人。存诗..

《翰林论》

《翰林论》:文论。东晋李充撰。三卷。充字弘度,江夏(今湖北安陆)人。生卒年不详。少孤,善楷书,有名。初历丞相王导椽,转记室参军,除剡县令,大着作郎,累中书侍郎。幼好刑名之学,曾着《学箴》,深抑虚浮之士。任大着作郎时,因典籍混..

翰林杨仲弘诗➀

《韩翰林集》

《韩翰林集》:一名《韩内翰别集》、《玉山樵人集》。诗集。唐人韩偓(844-923?)撰。一卷。偓字致尧(一作致光),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幼能诗,其姨父李商隐颇为赏识,龙纪进士。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黄巢兵入..

《翰林志》

《翰林志》 : 笔记。唐李肇撰。1卷。是书记叙唐初至永贞间翰院渊源、建置和职掌沿革诸事,共有厅堂苑宇、学士职掌、仪则、饮膳、唱和等13则。所记颇为详备,为记翰林院掌故的最古之作。宋洪遵收入《..

翰林志➀

翰林志:笔记。1卷。唐李肇撰。肇,宪宗时人,曾任尚书省左司郎中、补阙、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坐事左迁。有*《国史补》等。本书撰成于元和十四年(819)。记述唐代翰林院厅堂苑宇以及学士职掌、礼仪、饮膳、唱和等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