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叔旅钟铭(书法)

虢叔旅钟铭(书法):

【简介】:

西周厉王时器铭。搨本。大篆。十行,行七至十字不等。现藏上海博物馆。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文物出版社《商周靑铜器铭文选》(一)收入。

【赏析】:

厉王时期,金文大篆在结构、体势、线条等所有方面都表现出成熟的规範和持重,工美至极。《虢叔旅钟》铭文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它有以下特点。一是结体整齐,而要满足这一点,势必对结构繁複的字形、线条加以限制,对结构简单的字形、线条适当地做出形势上的调节和伸展,而且它获得了成功。二是笔法的变化应用。书者以饱满的银鈎虿尾式线条来刻画“内涵筋骨,外耀锋芒”的美感特徵;同时,它还做到了圆畅而无柔弱、挺拔而无剽悍、直截而无刚狠、修饰而无斧迹,这是尽善尽美的艺术境界。三是选择字形结构颇费思索,眞正地做到了繁不臃肿、简不凋零、巧而愈妙、工而益雅的程度。以后世的品藻语格衡量,可入能品。四是作品体现了书者胸罗锦綉、腹藏机抒的全体性审美观念,他似乎在追求完美,又试图避免形式上的匠气。他的作品缺乏性格上的倾向性,就此而言,完美的本身即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美学特徵,因爲它掩饰了一些东西。

为您推荐

伯亚臣铭(书法)

伯亚臣铭(书法):【简介】: 春秋早期黄国所作。搨本。大篆。铭文二行。一行二十七字;一行七字。共三十四字。文物出版社《商周靑铜器铭文选》(二)收入。 【赏析】: 黄国嬴姓,居河南潢川西,鲁僖公十二年(前648)爲楚所灭。黄国..

曶鼎铭(书法)

曶鼎铭(书法):【简介】: 西周恭王时器铭(一说懿王时期)。此鼎久已遗失,仅有铭文搨本。大篆。二十四行,约四百零三字。故宫博物院藏有搨本。《三代吉金文存》收入。 【赏析】: 《曶鼎》铭文是西周中叶铜器铭文中十分精美的..

王孙遗者钟铭(书法)

王孙遗者钟铭(书法):【简介】: 春秋时期楚国遗物。搨本。大篆。共一百一十七字。出土于湖北宜都山中。文物出版社《商周靑铜器铭文选》收入。 【赏析】: 《王孙遗者钟》铭文虽爲楚国遗物,但与我们常见的楚国文字略有区..

召卣铭(书法)

沇儿钟铭(书法)

沇儿钟铭(书法):【简介】: 徐国器铭。约爲春秋中叶以后作。搨本。大篆。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文物出版社《商周靑铜器铭文选》(二)收入。【赏析】: 《沇儿钟》作于春秋,其时徐国衰微,爲楚风笼罩。这件器物的..

多友鼎铭(书法)

多友鼎铭(书法):【简介】: 西周厉王时器铭。一九八〇年十一月陕西长安下泉村出土。搨本。大篆。二十二行,重文一字,连合文三字,共二百七十八字。爲建国以来所出重器之一。《文物》一九八一年第六期着录。文物出版社《商周..

鄀公平侯鼎铭(书法)

鄀公平侯鼎铭(书法):【简介】: 春秋初器铭,爲鄀国(上鄀)作品。搨本。大篆。凡六行,共四十六字。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文物出版社《商周靑铜器铭文选》(二)收入。【赏析】: 此爲鄀国(上鄀)作品,时间约在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