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墓誌(书法)

刘玉墓誌(书法):

【简介】:

全称《魏故咸阳太守刘府君墓誌铭》。北魏孝昌三年(527)十一月刻。正书。十九行,行十七字。51×54cm。陕西西安出土。曾归川沙沈钧初、海丰吴式芬。淸光緖十八年(1891)毁于火。淸杨守敬收入《寰宇贞石图》、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王希量曾翻刻。

【集评】:

淸徐树钧《宝鸭斋题跋》:“字体古逸,别有意致。”康有爲《广艺舟双楫》:“奇古则有若《刘玉》、《皇南麟》。”又:“《刘玉》如荒江僵木,虽经冬槎枒,而生气内藏。”列爲“逸品下”。梁啓超《碑帖跋》:“此志之妍妙,实过《高植》。且通体完好,益非抱残守缺之比也。”

【赏析】:

此墓誌爲北魏晚期刻製,与风格斩截方劲的所谓正宗魏碑有很大区别,雅秀天成,已开隋唐先声。笔画瘦挺峻健,结构奇丽疏朗,行笔流畅飘逸,是一件朴实无华、精气内蕴的书法妙品,也可以说是北魏碑誌中的“褚遂良”。

起笔处笔锋淸晰,可窥千五百年前书家用笔的诀窍。如要研讨“横画竪下、竪画横下”的法则,此誌可爲门径。俊逸瘦劲是本誌用笔的特色,褚书雁塔圣敎序与此略同。褚书虽佳,与此誌比较犹嫌失之于速而露,此誌则不疾不徐、自在随心地写去,笔端过处,呈现出美妙的带涩意的线条,如春蚕缓缓地吐丝,这一切都在毫似不经意中完成,显示了这位无名书家高超的书写技巧和大朴不雕、精华内敛的名家风範。字裏行间透露出的雅洁朴拙的美韵,犹如天籁妙音,使观赏者在蕩涤尘念之中,心灵得以凈化。此誌飘逸潇洒的艺术情趣是魏晋风骨的完美体现,宁静简远、淡而弥永的艺术风采颇具禅意。近代弘一法师与世无争的书风与此相近。

为您推荐

于景墓誌(书法)

于景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武衞将军征虏将军怀荒鎭大将恒州大中正于公墓誌铭》。北魏孝昌二年(526)十一月刻。正书。二十八行,行二十九字。64×64cm。盖篆书“魏故武衞于公之墓誌”三行,行三字。一九一九年河南..

田寿造像记(书法)

田寿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征东将军田寿爲亡父母康延造弥勒像》。北魏孝昌元年(525年)二月刻。正书。七行,行六字。题名六行。《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集评】: 淸端方:“观上截佛像左右题名六行,实系古刻。此记..

杨丰生爲父杨嵩造像记(书法)

杨丰生爲父杨嵩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魏孝昌三年(527)九月立。袁翻文,王寔书。正书。三十一行,行可见十八字。下处漫漶。侧题名五行。额阳文正书,存九残字。在河南洛阳龙门山老君洞。上海神州国光社有珂·版影印本。《..

元璨墓诸(书法)

王永寿造弥勒像记(书法)

王永寿造弥勒像记(书法):【简介】: 北魏孝昌二年(526)三月刻。正书。六行,行六字。旧藏广州图书馆。《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姜白石曾对书法的形体发过这样的议论:“眞书用笔,用笔不欲太肥,肥则形浊;又不欲太瘦,..

元昉墓誌(书法)

元昉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使持节使军将军光州刺史元懿公墓誌铭》。北魏建义元年(528)七月刻。正书。十八行,行二十字。53.3×54.5cm。一九二八年河南洛阳安驾沟出土。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

元茂墓誌(书法)

元茂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维大魏平南府功曹参军元君墓誌铭》。北魏正光六年(525)三月刻,正书。二十二行,行二十二字。52.3×52.1cm。一九三一年河南洛阳南陈庄村出土。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