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覆宗造像记(书法)

李覆宗造像记(书法):

【简介】:

北魏正光五年(524)三月刻。正书。三行,行十五字。曾归长白端方。《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在书法审美实践中,许多人都不自觉地追求与主体心性相反的艺术风格,虽然这是一种极其正常的调节心理平衡的创作心态。但就“书乃心画”而言,至少其所作爲有些违背主体本质。结果,对某种风格追求一生,也只停留在形状之表,未免不很上算。

《李覆宗造像记》在凝重而奇恣上的成功,槪不由书刻者的着意表现,其实那时人亦不可能在风格上有明确追求。他们旣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过分的书写习气,更不复有同时人在书法风格上的衆多标树,以至于有对“个性”的痛切思虑。只是依次写来或次第刻下,记事而已,连整齐的款式也仅依石而成。如果说这是历史给予他们优越的外部环境和宽松的创作心境未免牵强,但却是一个事实;今人作书爲风格计必先冥思苦想一番,即至一提笔铺纸又不免紧张一阵。仅这一点不是够我们花上许多年月、废掉许多纸墨的代价,以换得临池的些许“鎭定自若”吗?更不谈所谓“超然物外”。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临写这造像记三行字,篇幅虽小,线条固同于他刻,然而那种无拘无束的意度与在直线界格下不可端倪的线条走向,却要让人揣摩体验一大阵子。

尽管古人无意,我们如能体验到其中所含蕴的恪诚、热情与创造精神不亦乐乎?如此则技可进乎道矣,可以言“我笔写我心”矣。

为您推荐

马苗仁造像记(书法)

马苗仁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魏正光二年(521)四月刻。三面刻像,一面刻文。正书。约一百一十余字。一九三一年前发现后运至上海,仅搨十数份,石即售诸海外。《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北魏造像记有如一块自然..

元珽妻穆玉容墓誌(书法)

元珽妻穆玉容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轻车将军太尉中兵参军元珽妻穆夫人墓誌铭》。北魏神龟二年(519)十月刻。正书。二十行,行二十字。48×48cm。盖正书“魏羽林监轻车将军太尉府中兵参军元珽字珍平妻穆夫人墓誌铭..

王遗女墓誌(书法)

王遗女墓誌(书法):【简介】: 亦称《傅姆王遗女墓誌》。北魏正光二年(521)八月刻。正书。382×35cm。十五行,行十六字。一九一九年于河南洛阳城北杨凹村出土。曾归于右任、徐森玉。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

元新成妃李氏墓誌(书法)

元引墓誌(书法)

元引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龙骧将军元公墓誌铭》。北魏正光四年(523)二月刻。正书。十六行,行十五字。41.9×43.5cm。一九二五年河南洛阳姚凹村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顾燮光《古誌新目初编..

王僧男墓誌(书法)

王僧男墓誌(书法):【简介】: 亦称《女尙书王僧男墓誌》。北魏正光二年(521)九月刻。正书。十五行,行十六字。395×395cm。盖题正书“魏品一墓誌铭”六字。一九一七年于河南洛阳城南石山村出土。曾归陶湘。赵万里辑入《汉..

元倪墓誌(书法)

元倪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宁远将军敦煌鎭将元君墓誌铭》。北魏正光四年(523)二月刻。正书。十九行,行二十三字。725×625cm。民国初年河南洛阳姚凹村出土。曾归常熟曾炳章、吴兴蒋□孙、番禺陈渔春。今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