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憘造像记(书法)

孙宝憘造像记(书法):

【简介】:

全称《靑州高阳郡安次县人孙宝憘造像》。北魏神龟元年(518)三月刻。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载:“高七寸五分,广二尺七寸七分”。正书。十一行,行三至十四字不等。原在山东乐安北翠柳庄,后归济南山东图书馆。另有一神龟元年三月《孙宝憘造像》,正书,七行,行十二字,字小,乃者僞刻。《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这是一幅颇有趣味的书画结合的作品。看着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宋代米芾的倜傥不羁,在纵笔挥洒之时随兴之所至勾画几笔,因而亦书亦画,显得诙谐潇洒。

不过,“风趣”绝非这一造像记的文字作者的本意。他是虔诚、敬重地在作品中寄托着自己的感情的。通过“敬造”、“敬供”、“仰资”这一类的字眼就可以一目了然。但除了考据或宗敎研究之外,人们对这些内容并不会加以注意。造像记中的两件画刻令人瞩目,右边是一无名兽,左足安稳有如千钧,右足高抬似要迈步,画面表现了那运动中一瞬间的凝固,有一种不可阻遏的威武势态。与此对应的是合十跪坐的老者,似乎纤萝不动,万念俱息,与兽的动态恰成对比。但整个画面的气氛还是肃穆宁静的。画静而字不静,即使有乌丝栏爲界,字的排布依然左右跌蕩、疏密不匀,大大小小,斜正并见。可以看出书者的技艺熟练,写得心活手顺。用笔凝重方劲而结构章法很有动感。最后一个“供”字,竟以行书的意态出现,作者情緖的活跃可见一斑。可惜行文到此戞然而止,否则,我们还能看到书者更爲精彩的心迹。

为您推荐

鄯乾墓誌(书法)

鄯乾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征虏将军河州刺史临泽定侯鄯使君墓誌》。北魏延昌元年(512)八月刻。正书。十九行,行二十三字。56.4×48cm。盖正书一行“墓誌铭”三字。一九三一年河南洛阳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

封昕墓誌(书法)

封昕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奉朝请封君墓誌》。北魏永平五年(512)四月刻。正书。十二行,行十二字。32.5×31.8cm。一九三〇年河南洛阳城东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

元延生墓誌(书法)

元延生墓誌(书法):【简介】: 北魏熙平元年(516)十一月刻。誌爲砖质。正书。四行,行九字。27×14.3cm。一九二六年河南洛阳姚凹村出土。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此幅砖誌急就而成,从前后文字对比来..

李飏造像记(书法)

悟安造像记(书法)

悟安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魏延昌三年(514)刻。正书。四行,行八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悟安造像记》与同爲北碑延昌三年的《李飏造像记》逈然不同,我们强烈感受到的是它那极富形式美的直线与稜角..

武难生造像记(书法)

武难生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魏永平五年(512)四月刻。正书。四行,行九字。左右侧各一行,一侧四字;一侧八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武难生造像记》颇具野趣。笔法瘦硬粗率,结字疏密大小不一,爲不经书写,..

高宗嫔耿氏墓誌(书法)

高宗嫔耿氏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魏高宗文成皇帝嫔耿氏墓誌铭》。北魏延昌三年(514)七月刻。正书。十八行,行二十字。43.5×38.3cm。一九一四年于河南洛阳城北安驾沟南出土。曾归陶湘、罗振玉。有翻刻本。罗振玉..